相
关
厅
局
谈
现
代农业
生产
发
展资金
功
效
本
报记者
金茹俞廷尚
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的全面推开,为我省蔬菜、淡水养殖和竹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通过专项资金这一平台,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引导示范作用,让产业涉及的600多万农民尽早受益?日前,记者走访了运用该专项资金的省农业厅、省林业厅和省海洋与渔业局主要负责人。
蔬菜产业是我省最大的农业主导产业,农民种植业经济收入的40%来自这一产业。本次中央、省、县(市、区)三级共有1.43亿元扶持资金将用于蔬菜产业。省农业厅厅长孙景淼认为,这么巨大的资金集中扶持一个产业,在我省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它必将对我省蔬菜产业转型升级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强调,全省农业系统要以这次项目实施为契机,深入进行产业分析,明确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目标与重点,按照建设蔬菜强县、特色乡镇和专业村的要求,全面规划蔬菜产业布局,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生产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下转第3版)
(紧接第1版)要进一步提升浙北、浙东南沿江沿海设施和出口加工蔬菜产业带,加快发展浙西北、浙南和浙中山地蔬菜产业带,重点发展山地蔬菜、设施蔬菜和加工出口蔬菜,努力把浙江建设成“长三角”的蔬菜重点产区和加工出口专业化基地,全面提升浙江蔬菜产业现代化水平。同时,要全面落实组织领导体系、技术指导服务和实施体系、项目建设责任体系,加强对项目实施监管的统一领导和协调,建立健全责任农技员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建设成效。
这次各级财政资金对淡水养殖的扶持资金高达1.27亿元,将通过改造一批标准鱼塘、建设一批优质种苗繁育和现代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推广一批先进实用关键技术、扶持一批养殖水产品加工企业,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品种和特色产业集聚。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赵利民认为,通过项目建设,可有力促进传统淡水养殖业向“优质、生态、安全、高效”的现代养殖业转变,还可有效解决我省淡水养殖池塘设施老化、效益低下等问题,有利于挖掘养殖空间,调整养殖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池塘改善后还可大大提高土地(水面)收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从而实现多方得益,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本次省、县(市、区)整合资金1.53亿元,实施竹产业发展项目。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表示,这是我省竹产业发展历史上投入资金最大的生产性项目,将对全省竹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一产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提升作用。现阶段我省竹产业的发展重点就是加快中低产竹林的改造提升,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在单位面积上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将原来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进一步提高我省竹林的质量和效益。为此,我省将全面建设34个竹子现代示范区,加强竹区竹林道和灌溉等设施建设,加强科技的投入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广竹林动态调控、节水灌溉、测土施肥和持续高效经营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