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门镇地处浙江东南沿海,位于玉环县北部。全镇陆地面积3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1980亩。辖行政村28个,居委会9个,人口8万人,其中外来人口近4万人。
楚门建镇历史悠久。明洪武二十年(1387),设楚门御倭水军千户所。清光绪年间(1875—1908)设楚门村。民国初设楚门乡,民国9年(1920)合为楚门镇,民国17年(1928)设楚门区。建国后,沿用楚门区、楚门镇名称。1992年5月撤销楚门区,将田马乡和外塘乡的胡新、吴家、黄家、前排、直塘、小王、中山等村并入楚门镇。楚门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自宋代理学家朱熹挚友、户部尚书戴明于1175年创建皆山书院,开玉环教化先风始,到被誉为“海角奇才无双品,环山共仰第一人”的清代著名诗人林芳,再到撰写《大戴礼记》的清末民初才女戴礼,直到当代著名作家叶文玲、著名学者叶鹏兄妹等,无不显示文化古镇蓬勃的人文魅力。楚门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以历史名人迭出,人文景观众多的东西村历史文化村和楚洲文化城、南山公园等文化中心为主的休闲胜地已成为该镇的旅游休闲胜地。
改革开放以来,玉环县楚门镇冲破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模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实践中解放思想,积极大胆地改革,逐步做深做活民营经济这篇文章,培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场主体,勾画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涌现出了阀门、家具、环保设备等一批新兴行业,走出了一条工业化发展的道路。着力做强阀门、家具两大支柱产业,实现了由一个贫困落后的农业小镇向繁荣富庶的工业强镇的历史性跨越。楚门镇拥有中国阀门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基地、全国和谐发展明星镇、全国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和省级文明镇、省级体育强镇、省首批中心镇等荣誉,综合实力在全国千强镇排名第171位,是中国水暖阀门、中国新古典家具精品生产采购基地的主要生产区,独具特色的“玉环派”家具是全国家具行业的杰出代表。
近年来,玉环县楚门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既定的目标任务,齐心协力,克难攻坚,奋发有为,开创了楚门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5亿元,财政总收入近5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600万元,农民人均总收入8960元。
实力日益增强
镇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快,进一步完善科技产业功能区块基础设施,成立了楚门商会。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9470万元。加快农业优质园地建设,积极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认真完成农业普查工作,被评为省农业普查先进集体。加大第三产业培育力度,新增亿元市场1个,成功举办第四届机床模具暨工业装备展。
城乡日新月异
坚定实施全岛城市化战略,加快构建“五纵四横”的城镇框架,港北交通枢纽体系初具雏形,为建设港北中心区块奠定基础。新农村建设内涵不断深化,完成全镇村庄规划编制,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加快村民住宅建设和农村水、电、路网建设,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推进双违整治,加强市容管理,维护正常的城镇建设和管理秩序。重视环境保护和整治,成功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贯通南门河水系,积极推进河道清淤工作,加强污染源调查和整治,城乡环境大为改善。
民生不断改善
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中小学生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文明礼仪教育,全面启动全国文明镇创建工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视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实现村居基层文化俱乐部全覆盖,成功创建省体育强镇。开展“计生服务月”和“计生执法季”活动,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公共卫生建设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成功创建市级食品安全示范镇。
党建成效明显
楚门镇积极开展十七大精神
主题教育活动和“坚定创业信
心,弘扬创新精神”主题大讨
论活动,为全面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掀起新一轮创
业创新热潮奠定思想基
础。积极推进优秀基
层党校、思想政治星
级企业、文明单位创
建,夯实基层思想政治
工作基础。深化非公企业
党建工作,扩大党建覆盖
面,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
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目前,楚门中心镇建设正处
在实施玉环全岛城市化战略的关
键阶段,展望未来,楚门人民将以
饱满激情勇立潮头,全力打造“港
北经济圈”。积极与城市组团板
块中的滨港工业区、漩门工
业区对接,促进经济发展与
城市化建设的良性互动,
着力打造融集聚概念、
城市化概念和服务概
念于一体的“港北经
济圈”,增强楚门在“港
北经济圈”城市组团板
块中的核心竞争力。
楚门镇以构建“港北
经济圈”、服务全岛城市化的
理念发展经济,继续深化“产
业提升年”活动,努力实现经济
增长方式由资源消耗型、劳动密
集型向科技进步型、知识密集型
的转变。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
业的自主研发,用高新技术
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企业科
技含量,走内涵发展道
路。楚门地处滨港和漩
门两大产业带之间,
还必须加快商贸、
物流、大型超市、餐
饮、文化、休闲娱乐等
三产行业发展,主动承
载两大产业带的公共服
务功能,再创楚门经济发展
新优势,进一步突出楚门的港
北中心地位。同时,要扎实推进
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精品农
业,提供绿色优质的消费型农副产品,并积极建设集休闲、度假、观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园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业发展效益。主动加强区域间经济联合,实现产业对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