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林业

锥栗白术共育一举三得

  “5.5亩锥栗白术共育试验地,可收获新鲜白术2750公斤,扣去水分,共产干白术1650公斤。”庆元县张村乡吴坑村农民吴乾海种的锥栗白术共育地今年获得丰收。据张村乡农技人员现场测产,吴坑村382.5亩锥栗白术共育示范点,平均亩产白术达到280公斤以上。
  锥栗白术共育的种植方式,是指将白术种到栗树周边空地,形成锥栗白术、互利共生。吴坑村是庆元县锥栗生产大村,一半以上农户建有锥栗园,每户种植面积在5亩至20亩之间。共育的种植方式,是庆元县农技推广部门去年起向全县重点推广的白术新型种植模式。
  这种新的种植模式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据张村乡副乡长全长荣介绍,栗树周边大多有良好水源,阳光充足,其周边种植的白术属“生态白术”,穴颗头多、品质优,市场售价至少在每公斤25元左右,普遍高于常规白术。吴坑村村支书吴冠达说,村民们在锥栗园里套种白术是从去年开始的,当年试种了12亩,今年一下子发展到了382.5亩,亩均纯收入达3816元。
  新模式有明显的节本增效作用。据该乡农技站同志介绍,该模式不仅可节省日常生产、管理用工,还可省去种白术的土地租金,减少成本。另外,因栗树可遮荫,有利于白术越夏。
  新模式还有利于环境保护。据悉,采用该模式,每亩白术可比常规地少施三分之一的肥料,少用三分之二的农药。据庆元县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吴坑村锥栗园里白术19项指标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村民陈鲁养的6亩白术因为少用农药、化肥,其每公斤售价比普通白术要高3.5元。 (姚德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