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冬季防灾特刊

畜禽如何安 全 越 冬

  防御篇
  低温、雨雪对畜禽生产危害很大。提前做好防御工作,可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
加固设施 确保安全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大雪来临之前,首先撤离危棚栏舍内的相关人员。同时,要按照联场带户责任制,对规模养殖场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指导大家做好雪灾冻害的预防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规模场或临时简易畜禽养殖棚舍,立即采取加固畜禽栏舍防范措施,防止畜禽院舍倒塌。在大雪来临时,要组织值班人员不断扒除屋顶的积雪;室外放养的畜禽如牛、羊、土鸡等要在大雪、寒潮来临前及时赶回,避免受冻死亡,减少畜禽损失。畜禽院舍供水管道要包扎防冻材料,保证不会冻结。
加强监测 预防疫病
  严寒冬季,畜禽抵抗力有所下降,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加大。规模养殖场(户)应坚持定期消毒,对畜禽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抵抗力,防止人畜感染发病。同时,进一步加强动物及其产品流通监管,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传播和扩散。
储备物资 安全越冬
  各养殖场(户)须密切关注气象预报,按照雪冻灾害发生的时间,切实做好发电设施和一定量的饲料、兽药及燃料包括保温等相关物资储备,避免因停电、道路封闭和饲料、兽药短缺带来的畜禽冻死、饿死及病死。及时准备相应的除雪、除冻设备或工具,切实做好养殖场(户)应对雪冻灾害的防控预案及应急措施,确保畜禽安全越冬。
  山区等交通不便地区的牧场出现饲料紧缺或畜产品不能外运的情况时,应及时上报县农业局或县防冻抗灾指挥部,请求当地驻军或武警部队支援。在当地多个饲料厂或大型牧场出现饲料原料紧张时,可由县农业局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调剂饲料原料。
关注天气预报 确保信息畅通
  各级畜牧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天气预报情况,及时指导广大养殖场户做好抗灾的应急措施。可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农民信箱等渠道广而告之。要严格值班制度,重大灾害期间确保24小时专人值班,明确值班人员工作责任。
抗冻篇
生猪
  一是加强防寒保暖。重点是母猪的产房和仔猪保育舍。要加厚垫草,并及时更换和添加干燥新鲜的垫草,保持栏内干燥。猪舍四周进行封窗堵洞,特别是门窗透风的地方要用塑料布、彩条布或旧包装纸加木条钉上,防止寒(贼)风进入,但应注意通风。适当增加猪只饲养密度,冬季在同一圈舍内一般应比平常增加1/3的。
  二是为乳仔猪提供热源。采用火源、供暖设施设备等方式保温,增加舍内温度,并加热饮水供仔猪饮用。
  三是适当增加饲料能量。怀孕母猪每头每天增加饲喂1公斤饲料,其它生猪(仔猪、小猪、肥猪、泌乳母猪)应充分供料,让其自由采食。也可在原饲料基础上增加10-15%玉米、小麦、糙米等能量饲料或添加适量油脂,提高饲料能量浓度。
  四是加强饲养管理。重点是加强乳仔猪的管理,防止冻伤、冻僵、冻死,让初生仔猪尽早吃好初乳,并加强仔猪的补料;勤清猪舍粪尿,尽量少用冷水冲洗,保持舍内干燥。
家禽
  一是做好禽舍保暖。低温条件下,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关闭门窗,加挂塑料布或彩条布、饮用温水和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防寒保温,使禽舍温度不低于3℃。
  二是适当增加饲料能量。可在原饲料基础上增加10-20%玉米,并根据体重大小适当增加喂料量,气温每下降3摄氏度,每只鸡日喂料量可增加5克左右,气温回升后再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喂料水平。
  三是保持环境干燥。要强化管理,保持禽舍内清洁和干燥,及时维修损坏的水槽,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严禁向舍内地面泼水等。
  四是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中午天气较好时,应开窗通风,既要保温,又要适当通风;及时清除禽舍内的粪便和杂物,尽量少用冷水清洗,保持适中的饲养密度,保证舍内氧气充足。
  五是备足饲料。要求备足15天以上饲料,以及1个月以上的主要饲料原料。
牛羊
  一是调整饲养方式。将原放牧饲养改为舍饲圈养,确需舍外放养,应选择在上午11时至下午3时之间进行,并尽量减少野外放牧时间。
  二是做好栏舍防寒保暖。圈舍应用塑料布或彩条布等封闭,关闭门窗,防止贼风侵袭;窗户的玻璃应保持干净,以利采光。犊牛、羊羔及分娩牛羊可在圈舍内生火取暖,有条件的农户可以安装红外灯给牛羊取暖。
  三是适当增加饲料能量。母牛每日补喂1—2公斤精料,羊的精料供给量应比平时提高20%,同时可增喂青贮料、胡萝卜等多汁饲料。有条件的农户可喂给混合精料,适当添加一些骨粉和食盐。
  四是加强饲养管理。在圈舍内辅上垫草。并做到勤换草、勤打扫、勤除粪。尽量少用冷水清洗,避免将冷水冲洗到畜体上。保持适中的饲养密度,保持舍内空气流畅。天气晴朗时,将牛放出舍外,并刷拭牛体,既可预防皮肤病和体外寄生虫病的发生,又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
  五是备足草料。防止大雪可能产生的饲料饲草供应和运输困难,确保饲料供应。
蜜蜂
  一是做好保温工作。为防止峰箱内温度骤然降低,尽量减少开箱次数;及时做好箱内外的保温措施,箱内用稻草填充剩余空间,箱外用塑料薄膜披盖。
  二是严把饲料关。选用未经发酵、没变质的,且不含甘露的优质蜂蜜做饲料。饲料糖尽量多用蜂蜜,少用或不用白糖,同时要提高饲料糖浓度,减少饲喂次数,以降低刺激蜂王产卵的积极性。减少花粉饲喂量,同时要少用或不用豆粉等花粉代用品。饲用清洁卫生的洁净水。
  三是要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注意做好大肚病和爬蜂病的发生及防治工作,在注重保温的同时,还要让蜂群置于相对干燥处,以降低箱内湿度。
救灾篇
  一、切实加强领导和灾后监督管理,及时制定灾后重建恢复方案,迅速组织技术指导组和专家奔赴灾情第一线,帮助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二、及时加固棚舍,修补漏洞、缝隙,消除隐患;对倒塌的畜禽栏舍要尽快恢复建设,并完善配套设施,为灾后恢复生产提供保障。
  三、加强畜禽饲养管理,确保种畜禽体质恢复,提高生产能力;抓住春季气温回暖时机切实抓好畜禽的配种、选育和扩繁工作,力争多配多生多产。
  四、严把防疫关。要强化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工作,通过严把免疫关、消毒关、引入关、监控关、监督关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关,全面做好大灾防大疫的准备;要强化疫情监测,严格流通监管、严防疫病流入。
  五、切实做好种畜禽、饲料、兽药和疫苗等的协调供应。准确把握灾后恢复重建对种畜禽和饲料、兽药、疫苗的供求信息,优先保证灾区所需种畜禽、疫苗和饲料等物资供应,确保灾后恢复生产需要。突出抓好灾区畜产品市场监管,严格畜产品质量安全。
  六、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做好灾后统计监测工作,准确上报相关灾情数据及灾后重建工作进展情况,分析灾情损失带来的后续影响,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