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寒潮来了,菜秧怎么管?
答:加强蔬菜秧苗管理,培育壮苗,能防止徒长和产生冻害。具体要求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棚内茄果类、瓜类等秧苗,要做好多层覆盖保温防寒措施,遇低温生长受阻时,可增加灯照、增光增温,促进生长。低温天气避免苗床浇水过多,做到营养土不发白不浇,要浇就浇透,尽量中午温度较高时用同温度水浇。二是发现猝倒病及时用药防治;西瓜、甜瓜等提倡采用嫁接育苗,可有效防治枯萎病的危害。三是待播的瓜菜秧苗,应避开阴冷天气,抢晴天利用电热丝等加温设施,增加地温等措施后播种,并及时搭建小拱棚、加盖无纺布等。四是即将定植的越冬番茄、茄子秧苗,要适当低温炼苗提高抗性,并选“冷尾暖头”晴天,温度较高时及时移栽。
问:定植茄果类、长瓜等蔬菜时必须注意哪些方面?
答:大棚越冬番茄、茄子、长瓜等宜抢晴分期分批定植。定植前10~15天搭建好大棚、覆膜增温。采用深沟高畦的栽培方法,即在棚外四周挖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同时,施足基肥,酸性土壤需施石灰调节土壤pH值,畦面覆盖地膜。建议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有效降低棚内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省工节水增效。根据苗情及天气状况,抢“冷尾暖头”晴天温度高时移栽,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然后覆盖地膜、搭小拱棚,保温2~3天促进缓苗。缓苗后根据天气变化和植株生长情况,白天温度高时适当通风降湿,傍晚在小拱棚上加盖草帘、遮阳网、无纺布等覆盖物保温。
问:种好越冬大棚蔬菜,关键技术有哪些?
答:要种好越冬大棚蔬菜,首先是调控好温湿度。要求早晚关闭大棚,加盖覆盖物,检查有无破漏,防止冷空气进入棚内。有条件的地方要采取多层覆盖,在棚内搭建塑料中棚或小棚,并可覆盖草帘或无纺布等增温。同时注意通风,降低棚内湿度,通风时要尽量在气温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进行,一般在上午9点左右进行。具体操作方法是:揭掉大棚内覆盖物,然后打开朝南门和卷起大棚边膜通风,刮风天气要卷背风面的膜,以免冷风直接吹入大棚。下午4点左右及早关棚,盖好棚内各种覆盖物。其次是应用防落素、吡效隆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提高座果率,减少畸形果的产生。然后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在果实膨大期或采收后及时追施肥水。追施肥水应在晴天中午进行,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最后是采用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病虫害,尤其是连续阴雨、下雪和低温天气,棚内湿度较大,要注意疫病、灰霉病的发生和蔓延。要尽量多用烟熏剂防病。
问:如何清除积雪保护大棚?
答:下雪天大棚设施要有专人管护,因地制宜采取扫雪、铲雪、棚内加温化雪、设支柱加固等措施。大雪天晚上也要及时观察,扒除大棚上的积雪,防止压塌大棚。如雪下得大,可能造成大棚倒塌,应及时揭除棚内覆盖物,利用土壤相对较高温度增加棚内气温来融化大棚积雪;极端恶劣条件下,要根据大棚负载及时采取破膜保棚架措施,避免发生大棚倒塌。
另外,在食用菌栽培区,要做好菇棚加固工作,以防倒塌。
问:露地蔬菜有哪些防冻措施?
答:露地蔬菜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严重冻害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栽培管理上一是及时培土、合理追肥。前期适当控制植株长势,防止徒长、提前抽薹;冬至前后及时追腊肥,结合中耕培土,每亩增施农家肥1000~1500公斤。疏松土壤,提高土温,保护根系,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性,安全越冬,防止冻害。遇低温时可在蔬菜叶面喷施1~2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抗寒能力。二是清沟排水。对于地下水位高的菜田,要抓紧开好“三沟”,保证沟沟畅通,以便及时排除积水,降低水位,提高土温,促进生长。三是适时采收、防冻。萝卜、大白菜、花椰菜、青花菜等成熟后,应根据市场行情适时采收上市,以提高商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大白菜等抗寒性较弱的蔬菜要抓紧采取束腰捆绑防冻措施。同时,露地蔬菜也可通过浮面覆盖稻草、遮阳网等措施,减轻冻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