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冬季防灾特刊

今冬

会重现冰雪灾害吗

  •   12月1日至5日,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冷空气席卷我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12月4日开始冷空气自北而南影响我省。省气象台于3日上午发布今年入冬以来首次寒潮警报,省政府也在全国率先出台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
      这次寒潮袭来,不仅风力大、降温剧烈、影响范围广,而且持续时间长。受寒潮影响,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4~6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10℃。一夜之间,寒潮仿佛又把人们带回到年初那场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天。面对频繁造访的冷空气,人们不禁要问,今冬还会遭遇强寒流天气吗?什么时候会降雪?日前,记者走访了省气候中心有关专家。
    出现持续冰雪天气概率较小
      按我国规定:一次冷空气能使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48小时内降温8℃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最低气温在4℃或以下(春、秋季节以江淮地区的最低气温达到4℃以下为准),陆地上有相当于3个大行政区出现5~7级大风,沿海有3个海区出现7级以上大风,称为寒潮。
      省气候中心专家介绍,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今冬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性增加,但对浙江而言,可能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并不低,而单次冷空气极强、某个阶段很冷,出现这样天气的可能性较大,但像今年年初那样的雨雪冰冻天气的概率较小。
      今冬(2008年12月~2009年2月)总的天气趋势为: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分地区接近常年略偏高,但变化幅度较大,有阶段性寒冷、冰冻和降雪天气。据省气象台预测,12月份气温接近常年略偏高,1月接近常年或略偏低,2月将比常年偏高。冬季最冷时段将出现在明年1月中下旬;极端最低气温值:浙西北山区达零下7-9℃,浙北和浙西南山区为零下4-6℃,东南沿海地区则为零下2℃,全省其他地区零下2-4℃,有冰冻或严重冰冻出现。
    冷空气有10次
      寒潮过后,最近几天,全省天气晴好,气温明显回升,日最高气温普遍在20度以上,温暖如春,一下子淡去了人们对寒冷的记忆。然而从本周双休日开始,又将有一股冷空气影响我省,降温明显。
      除去12月初的这次冷空气,省气象台预计,今冬还将有10次冷空气造访我省,其中12月份还会有两次中等强度以上的冷空气降临,其出现时段分别为12月13-16日、29-31日;1、2月份将有8次冷空气入侵,将分别出现在1月1-4日(中等)、13-16日(中等)、21-23日(较强)、28-30日(较强);2月10-12日(较强)、15-17日(中等)、21-23日(中等)、25-27日(较弱)。此外,今年冬季暖湿气流较活跃,大雾天气将频繁出现,各地需注意防范。
      我省常年冬季(当年11月~次年2月)冷空气活动频繁,空气干燥,气温低,据历史资料统计,平均每月有4~5次冷空气入侵,其中强冷空气(指过程降温幅度≥8℃)每月有1~2次;年极端最低气温多数年份出现在1月下半月。历史记载1977年1月5日安吉出现零下17.4℃。
    下雪尚需时日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省冬季气温明显偏暖。据记载,自195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冬季气温偏暖年份有16年,而偏冷年份仅有7年,特别是从1986年至2006年,偏暖的年份明显增多,降雪、冰冻日数则明显减少。今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持续20多天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则为百年一遇。
      由于气候变暖,冬天赏雪景,有时也成了我省不少居民的奢望。11月27日,杭州已出现了第一场降雪。这场雪虽比去年提早了近1个月,但却是在海拔近1000米高的临安清凉峰。会不会出现降雪,气象专家说,要看后面冷空气强度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小。12月初的冷空气袭来之前,我省天气晴朗干燥,空气中水汽含量并不具备下雪的条件,因此,这次冷空气过程并未造成我省平原地区降雪。
      往年我省出现初雪一般在1、2月份,那时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增多,空气中水汽含量提高,一旦有较强冷空气出现,就有可能下雪。
      据历史气象资料统计,我省从当年11月份至次年3月份都可能出现降雪,出现频率最高的是1月和2月,约占总数的80%,平均每月有2.5天;最早初雪日为1976年11月16日,出现在安吉和临安昌化;最迟终日则为1987年3月25日的浙江中部地区。
    (本报记者 葛勇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