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小平)近段时间,不少养殖户致电本报,希望帮助牵线销售苗猪、大猪,有的地方还传来因行情低迷宰杀母猪的消息。这与生猪行情持续低迷有关,低迷的行情会如何发展,养殖场(户)如何规避当前的风险、减少损失,记者就此走访了省畜牧兽医局、省养猪行业协会等。
据省畜牧兽医局13个定点监测统计,随着生猪供应逐步增加,今年我省猪价逐月回落,特别是从三季度开始,出现新一轮快跌行情,全省活猪(含外三元、内三元和二元猪)均价从9月1日的每公斤14.64元快速下跌至11月10日的11.83元,但肉价下跌趋势较为平缓。目前,我省生猪养殖总体处于保本或微利状态,管理较好的自繁自养户头均利润100元左右,但大多数买仔猪养大猪的养殖户已出现不同程度亏损。
据省养猪行业协会有关人士分析,目前我省猪价已在盈亏平衡点徘徊,年内生猪供需基本平衡,猪价可能维持在每公斤11元以上,养猪总体处于保本状态。受元旦、春节等节日消费带动,明年年初猪价可能小幅反弹,但春节后将进入低潮,猪价可能出现新一轮下跌,降至每公斤11元以下;明年二季度后,可能跌至每公斤10元以下,到明年年底才有望回升。专家表示,这个判断主要基于以下三点分析:
从市场波动规律看,今年猪价走势与2005年基本吻合,但今年我省能繁母猪存栏为历史最高,截至三季度,能繁母猪存栏140.56万头,比2004年底的93.2万头超出50%以上,这些母猪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将进入生产高峰,出栏将增加200多万头,再加上全国出栏增长,预计今年年底到明年的生猪行情比2005年更不乐观。
从生猪生产周期规律看,一般种猪销售最高峰后的一年半时间点,将是生猪出栏的高峰,猪价可能最低。据杭州部分种猪场反映,去年下半年到今年2月种猪销售持续旺盛,去年12月为种猪行情高点。据此分析,猪价最低谷可能在明年5-6月。
从猪肉消费来看,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猪肉高价抑制了消费;今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宏观经济环境趋紧,目前肉价仍然较高,猪肉消费短期内难以增加。
为规避风险、减少损失,专家给有关部门和广大养殖场(户)提了四条建议:一是调整猪群结构,合理控制生产规模,及时淘汰低产母猪,改良品种。目前猪价下跌,养猪效益下降,规模养猪场(户)可趁机整理猪群,合理淘汰低产母猪,对配种难、产仔少的母猪要及时鉴定、淘汰,适时引进良种母猪,改良品种。刚建成的规模猪场,可推迟母猪引种时间或减少引种数量。
二是加强饲养管理和生产技术改进。养猪场要加强管理,及时调整饲粮结构,提高饲料利用率,加强对猪瘟、猪蓝耳病等疫病的防控,降低猪死亡率,降低饲养成本。学习养猪新技术,提高生猪生产水平。
三是稳定种猪生产,肉猪养殖户应逐步向自繁自养方式转变,以降低成本,减少疫病传播,提高养猪效益。
四是抓好产销对接。大型猪场直接投资建设生猪屠宰企业和批发市场,直接加工、经营猪肉产品;组织规模养殖场、畜牧企业与屠宰加工企业间的产销对接,以规避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