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龙
三聚氰胺原本是个好东西。德国一位化学家在170多年前合成的这一物质,可与甲醛经过聚合反应,生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在添加无机填料后,这种材料就可制成餐具、地板等模塑制品,具有不易着火、耐水、耐热、耐老化、耐电弧、耐化学腐蚀和高绝缘性能、高机械强度等优点,被建筑和机械行业广泛应用。
但是,把三聚氰胺添加到牛奶、饲料中去,那就“添”错了地方,从而向世人显示了一个始料未及的“黑暗世界”。“添”错了地方的,还有瘦肉精、苏丹红等等。消费者“闻添色变”,为食品质量安全提心吊胆。
由此可见,任何一项农业科技成果都是一把双刃剑:用对了地方,则强农富民、造福社会;“添”错了地方,则损农害民、遗祸社会。一项科技成果,有它的适用性,也必然有它的禁忌性。有责任心、有良知的科技工作者,就要超利避害、扬长避短,把科技成果的优势发挥到极处,也把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把三聚氰胺“添”到牛奶、饲料中去,其始作俑者绝不是一般的农民;不懂得“添”了三聚氰胺能“提高”牛奶蛋白质含量,是想不出这一“绝招”来的。要从源头抓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要严格选择、使用农业投入品,决不能让三聚氰胺之类物质“添”到农产品中去。科技人员应该责无旁贷地把好这一关。不然的话,所谓管好源头恐怕是难以落到实处、真正收效的。
一个“添”字何处了!一“添”,深受其害的是农民兄弟,板子又往往打在农民兄弟身上。但愿随着三聚氰胺从农产品生产领域的退出,此类尴尬事、痛心事能够销声匿迹,消费者能够放心地享受天下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