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版:浙江农机

合作社“三代”换来农户“三省”

  10月,本应是农民挥镰割稻的大忙季节,但今年在庆元县竹口镇,却没有看到这样的繁忙景象。自从该镇成立了富民粮食专业合作社,农民把粮田交给合作社代种、代管、代销后,村民们就种田不弯腰了,秋收时拿到的钱比以前自己种时还要多,可谓省钱、省心、省力,还增收。
  竹口镇富民粮食专业合作社由该镇农技站站长周发明组织农机手、农技员、种粮能手等8人组建,为农户提供机械育秧、插秧、植保、耕作、收割等一条龙专业化服务。合作社成立2年多来,越来越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服务面积从原来的200亩扩大到现在的1000多亩,服务区域从原来的本镇一个村拓展到现在的黄田、屏都和福建松溪等毗邻乡镇。
  富民粮食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方式,就是农民将田地托付给合作社,由合作社代为耕作、管理和销售稻谷。合作社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安排、统一调度、统一价格、统一质量标准,这样合作社不怕“吃不饱”,农户不愁无机收割,实现了合作社和农民的双赢。
  该镇平岭岗村村民沈世满今年4月把自家的1亩田交给了合作社代管。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这亩田交给合作社,需交的费用为机耕费35元,机械育秧插秧费60元,植保费20元,收割费60元,总共为175元;若自己种,除了上述各项费用,还得加上给雇工的点心、香烟等的支出,需350元以上。现在由合作社代管,从播种到收割到卖粮,自己都不用操心,钱还比自己种时拿得多。
  富民粮食专业合作社目前有各类农机30多台(套),他们把分散的土地连接成片,统一作业,科学管理,单产平均提高了20%,2年来共增产粮食50多吨。加上出产的稻谷品质统一,在市场上卖出了每公斤3—3.8元的好价格,充分体现了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优势。 (秦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