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2版:浙江农机

采茶机激活夏秋茶园

文成一茶场投入不到2万元,年增收益廿万元

  因为人工成本高而茶叶效益有限,茶场一向对夏秋茶弃之不顾。但笔者日前在文成县平和乡九龙山茶场却看到了一番忙碌的景象:茶场主人蔡日省正指挥工人们用手抬式采茶机械“收割”秋茶。据其介绍,高效机械让夏秋茶重现利润空间,为该茶园年增收20多万元。
  笔者在现场看到,重10多公斤的采茶机就像一个理发推子,由3名工人抬着,张着大嘴在茶陇上来回“扫荡”。不过与理发推子抛洒头发不同,采茶机后面跟着一个大口袋,采下的鲜叶由小型鼓风机吹进袋中,这样采茶的第二道工序——鲜茶叶装袋也就同步完成。
  “机器的效率可比人工高多了。”蔡日省说。在此打工的平和乡田东村59岁的村民李士清告诉笔者,机械采茶比较轻松,他和两名妇女配合,每天工作8小时能采下鲜茶叶700多公斤。换了壮劳力,效率还要高。
  现在,九龙山茶场共有2台采茶机在作业,每天能采收鲜叶约1500公斤,以1.6元/公斤的价格卖掉一部分鲜叶后,还能加工出200多公斤干茶叶。“去掉成本,每公斤茶叶我能赚8元,加上鲜叶出售,一个月能有近5万元收入,而两台机器的购买价还不到2万元。”蔡日省掰着指头说,更重要的是,采茶机让茶叶采摘期从1个多月延长到8个月,茶场由此一年能增产20多万元。
  当然,机采茶叶是无法与精品茶叶比拼价格的,机采茶陇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来年无法进行精品茶叶生产,但这恰恰在茶园面积不断扩大,采茶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实现了茶叶采摘的分流。如1200亩的九龙山茶场,今年春天就曾因无法招募到足够的采茶工人,致使部分鲜茶得不到及时采摘而荒废。现在,该茶场将其中400亩转为专门生产大众茶的机采茶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春茶采摘的压力。
  蔡日省表示,机采茶陇每亩每年能产茶叶50公斤,包括每公斤20多元的夏秋茶和每公斤50元的春茶,近2000元的效益直逼精品茶园。望着大片的茶园,他感慨地说:“我现在是加工机器不够,还要廉价出售鲜叶,等明年再购置一批机器,机采的效益会更好。”
  (王晟 张沙默 钟建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