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林业

留一片有价值的山林

  名贵树种越来越少
  龙泉市最响亮的宝物有两样,一为青瓷,一为龙泉宝剑。
  其中龙泉宝剑的剑鞘和剑柄,用花梨木制成的,方为上乘。但从上世纪末开始,龙泉本地已经找不到花梨木了,只好从福建、江西、海南等地购入。
  现在,林业资源枯竭已蔓延到全国。各省的森林覆盖率都在提高,但名贵树种却日渐稀少。在丽水地区,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快速成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营造了大批速生林,这些林木长得快,量也大,但现在看来价值不高。
  叶石根,一家家具公司的老板,同时是浙江绿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从2005年开始致力于营造珍贵林木。他说:“我国木材产出量很大,但一般都是速生材,价值很低,名贵木材很难找。为了做出好家具,我们只好从印尼等地高价购买。”叶石根说。
  人们不愿意种植名贵树木的原因很简单,名贵树种生长周期太长,动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成材。这意味着前人栽树,后人才能乘凉,对种树的人来说缺少实用价值,无法变现。另一方面,即使有人愿意为子孙后代留点珍贵木材,但林地权属的变更,也许会使这种努力付诸东流。
  以红豆杉为例,其价格比花梨木更贵,每立方米达1.8万元以上,是适用于制造古典家具、造船、雕刻等的顶级木材。其寿命可达千年。但即便是成长稍快一点的花梨木,要长成好点的材料也要上百年,这远不是一代人所能承受的。
  尽管如此,叶石根还是决定种树。从一家家具公司的老板,转身为丽水市最大的珍贵林木种植大户。叶石根从农户手中租来6000多亩林地,其中3000亩用于营林,几乎全都种上了红豆杉和花梨木。其余部分用于发展苗木。
  对叶石根这样的行为,当地林业部门给予了支持。龙泉市规定,在珍贵树种种植的前三年对种植者给予补贴,历年依次补贴为每亩180元、60元、30元。“我们这代人急功近利,现在种的树当代人都想受益。但我们的子孙后代呢,他们是不是只能从古家具上去认识花梨木?”
“珍贵树种上山”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都很高
  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在国家建设用材需求、木材市场价格导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丽水市营造了大面积的杉木人工林,共有21万公顷,蓄积780万立方米,其中约一半为速生丰产林。
  但近年来树种单一、地力衰退等问题开始显现,同时,由于这些林木陆续达到主伐年龄,人工林的更新换代和资源的转化利用等问题日益紧迫。
  而丽水市发展乡土珍贵林木的优势明显:珍贵林木种质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珍贵林木的优质林地面积广阔。
  丽水市林业局总工程师丁丽惠坦承,现阶段林木资源的结构不合理,“针(叶树)多阔(叶树)少,松杉多珍贵林木少,中小径材多大径材少”。“虽然生态公益林面积很大,但速生林林分质量不高,所以必须进行‘林木珍贵化’改造。”丁丽惠说。
  在这其间,乡土树种被认为最具价值。据丽水市林业局统计,近5年来,丽水市完成的45.9万亩更新造林中,珍贵树种面积达18.4万亩,品种有木荷、枫香、红豆树、南方红豆杉、厚朴、马褂木等,全部为乡土树种。其中,龙泉市已营造了3400亩南方红豆杉和3000亩红豆树(花梨木)人工林基地,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南方红豆杉和花梨木基地。近日,宁波市也作出规划,计划到2020年建成10万亩珍贵树种基地。
  南方红豆杉的种子休眠期长达一年以上,不宜随采随播。因此必须在育苗上有所突破。2008年,丽水市和龙泉市着手建设珍贵林木容器育苗基地。庆元县已育成40万株容器苗,全部移栽成功。
  由于乡土树种生长周期长,因此,三年以后基本上不需要人工管理,自然成林。
  根据省林业厅的相关规定,“珍贵木材与煤炭、石油一样,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而我省林产业位居全国前列,珍贵木材供需矛盾紧张。
  在省林业厅推荐的适宜浙江种植的珍贵树种中,全部29种均为浙江原有乡土树种,如银杏、金钱松、南方红豆杉、花梨木等。这些树种与浙江地理适宜,林农又掌握其种植和护理要领,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都很高。
  事实上,速生林因其对土壤的破坏和生态价值低,向来为人所诟病。而乡土树种在生态方面却表现突出,其对土壤肥力的节约和维护,是速生林所不能比拟的。
  叶石根说:“没有生态的企业没有生命。我以前是砍树卖钱,现在开始种树养钱。”
留一片有价值的山林给后人
  龙泉市的珍贵林木由企业、合作社、兴林公司三种模式营造,其中前两者被认为具有很现实的动力。由于承包期的延长,70年期满之后继续延长承包的可能性非常之大,林农已经趋向于“永远”承包的心态,这对林农的长期投入很有助益。
  龙泉市林业局副局长陈正国认为,作为林业大市,如果在珍贵林木方面再不着力,就会在市场上吃亏。而目前林农种植珍贵林木的技术和积极性都不高,这就需要企业和合作社等具有长远眼光的经营实体介入。
  丽水林地亩均产出效益总体一直偏低,其原因在于分散经营、方式粗放、效率低下。
  如何来提高林地生产效率?陈正国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森林资源流转,使分散在千家万户的林地逐步向经营大户、加工企业、合作组织等集聚,形成“人人有山,不需要人人经营山”、“不是人人经营山林,但人人都可从中受益”的格局,从而把分散的山林集聚到生产经营能力更强、水平更高的企业和大户手上。“以前,山上的潜力未发掘,效益太低了。有些农户平均每年从山上拿到的钱不到二三十元,所以,我们以每年五六十元的价格租地,就能让林农增收。”叶石根说。
  日前,丽水市有7个县设立了森林资源流转服务大厅,2007年以来,全市共办结林权初始登记、变更登记712件。通过公开招标、拍卖或挂牌流转的国有、集体森林、林木、林地有300余起,面积9万余亩,实际成交额9000余万元。
  根据测算,种植珍贵林木的成本为每亩五六百元左右。为鼓励大家种植珍贵林木,龙泉市对种植者实行了补贴。叶石根就是这个政策的受益者之一,前三年的补贴,他可以用来抵消部分林地租金。
  叶石根试图在名贵树种种植和经济效益快速见效两方面取得平衡,他摸索出一套多层次立体栽培模式,即在名贵树种中间套种速生树种以及绿化用的观赏树种。一般林地每亩种200株树苗,叶石根套种总量达到1000株。一两年后,这些速生树种高度超过珍贵树种并对其产生不利影响时,也正好达到出售要求了。
  此外,红豆杉除了用材,3年时间就可以达到药用的提炼要求;有些苗木种植两三年之后,则可以作为观赏树种出售。“这些珍贵树种不断成长,会越来越有价值。”叶石根说。
  (朱永红 周华俊 鄢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