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程益新)秋风起,蟹脚黄,转眼又到了吃蟹的黄金时节,然而,今年湖蟹横行,却难霸道。
据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杨维龙介绍,今年的阳澄湖蟹产量在1600吨左右,比去年减少1/4,个头比去年同期要大一些。由于饲料成本、运输成本提高和产量减少,今年阳澄湖蟹的价格比去年涨了10%。在国庆长假期间,礼品装的阳澄湖蟹销量还算不错,近几天销量却大降,去年在杭州销售了90多吨,今年到目前为止只销掉了25吨,比去年同期少了20吨。
据了解,国庆长假期间,近江水产品批发市场每天投放的湖蟹在15万公斤左右,且大都降价销售。节前卖到160元/公斤的4两重母蟹,国庆长假期间降至100元/公斤,而4两重的公蟹更是跌到了70元/公斤左右。“中秋节前后,大闸蟹卖得可火了。”批发大闸蟹的汪水林说。那时,每只3两的母蟹每公斤卖200多元,现在只卖90多元;4两重的公蟹每公斤卖80多元,现在的批发价只有50多元,降了近四成;3两重的公蟹每公斤只有36元,去年则要卖46元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湖蟹与市民生活紧密相关,受国家财政紧缩政策传导,股市楼市不景气,不少行业人员收入减少,中高消费人群减少了,影响了河蟹的消费需求。
有关人士预计,现在市场上有阳澄湖蟹、太湖蟹、安徽蟹、苏北蟹、江西蟹等10多个品种,预计到11月中旬,各地湖蟹都会有一定量的减产,售价会略微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