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袁卫 见习记者 陈卫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吹响了进军号,为亿万农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送来了大礼包。我省各级农技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信心倍增,干劲十足,纷纷表示要锐意改革,加快发展,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瑞安市桐浦乡乡长张筱珍是从事“三农”工作多年的农村基层干部。近年来,桐浦乡探索创新多种土地流转方式,为温州市乃至全省各地土地流转提供了新鲜经验。张筱珍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信心满怀地说:“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意味着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而且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将更加充分、更有保障。这为我们加快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刚闭幕,全省闻名的种粮大户——龙游县小南海镇圩塘朱村村民傅献军就从互联网上仔细阅读了全会公报。“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发展现代农业有7个方面的部署,我注意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被放在首位,这更加坚定了我规模种粮的决心。”傅献军说,今年他在龙游的5个村承包了1000多亩水田种粮,明年准备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国家的政策非常明确,农业投入、农业补贴肯定会越来越多,种粮肯定有利可图。”
临海市上盘镇农民吴天有一家拥有12亩承包田,但通往水田的道路不是很好,也没有供电设施,开展机械化操作有一定难度。在看了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新闻后,他开心地告诉记者:“十七届三中全会说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拖拉机开到田头、电网架到田里的日子就不远了。”(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嘉善县洪溪镇洪溪村党支部书记陈俐勤对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非常感兴趣。她说,这意味着我们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新的农村金融政策和融资渠道,是我们最期盼的。”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6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让农民群众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犁头山村村民吴金有把刊登全会公报的一份《浙江日报》保存下来,并在“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这句话下面划了条线:“我们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