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水明
近日,我带着山区乡村怎么发展集体经济的问题,到绍兴县王坛镇蒋相村调查。
我首先走访了5户农户。当问到近年最希望的事是什么时,有4位农民要求村里环境再好一点。问他们对村干部有什么意见建议,被访农民几乎都对新任村班子比较满意,希望村干部把集体经济搞上去,为大家多办一些实事。
村党支部书记安连国和村委会主任蒋伟国都是今年村级组织换届时新当选的。我问安连国,“新官上任三把火”,你“点“了没有?他说:“我们村干部的心愿是发展集体经济,为村里办点实事。”通过前几个月的努力,现在有了点眉目:一是打算把100亩茶山开垦为耕地,获得土地指标后大约可得县里补贴30万元;二是利用村民在外做防护工程的优势,鼓励能人在村里注册公司;三是打算利用县里异地建物业用房这一政策,找到合作伙伴后在规划区投资建造标准厂房,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
通过对蒋相村的调查走访,我对山区村发展集体经济,有几点想法:一是充分利用山区村山林、水面、山塘等自然资源,通过整理、开发、出租、入股等,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在工业园区、集镇规划区安排一定面积建设标准厂房、民工公寓等,集中给没有区位优势的山区村,使山区村获得稳定的物业收入;三是设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补助资金,对山区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进行财政补助,增强山区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作者系省农业厅经管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