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4版:经验交流

平湖油菜的高产高效经

  油菜是平湖市的传统经济作物,也是当地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平湖市油菜面积常年稳定在20万亩左右,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均处于全省前列,是国家级商品油基地县(市)之一。2008年全市油菜面积16.52万亩,平均亩产高达186公斤,总产3.07万吨。近三年来,该市通过政策扶持基地建设,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措施,使油菜生产再上新台阶。
加大政策扶持
  近三来,平湖市累计投入资金2450万元,其中扶持优质油菜繁育基地与收储设施配套220万元、优质油菜高产生产基地建设1415万元、油菜高产基地配套设施120万元、良种补贴650万元、大户直补45万元。
建立良种繁育基地
  为进一步扩大推广双低油菜生产规模,该市在曹桥街道严家门村建设双低油菜繁种核心区300亩、隔离区200亩。核心区主要进行新品种的引进、示范与繁育,确保“双低”油菜种子的纯度。三年来,通过土地平整、修筑田岸、铺设地下瓦管渠道、修筑机耕道路、新(改)建机埠等措施,良种繁育基地的基础设施得到不断改善,确保了双低油菜繁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开展新品种示范
  为了加快优质油菜新品种的推广速度,引导农民扩种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该市积极开展国家级优质油菜新组合展示、示范方的工作。在曹桥街道石龙村的优质油菜新品种展示试验点,先后引进新品种50多个,筛选出了“浙双72”、“浙双6号”、“沪油15”等一批性状较好的新组合(品种)。
加强技术推广力度
  为了提高油菜种植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该市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发布油菜籽产销信息,开展优质油菜高产技术培训,着力引进“双低”油菜新品种,推广施用多效唑、化学除草、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开沟、冬壮春发等高产配套技术,并通过建立高标准示范方,以点带面,促进技术的到位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