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前不久,副省长茅临生对瑞安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争创粮食高产纪录的经验作出批示,希望其继续努力,当好高产示范排头兵,更希望农业部门认真总结,在可行的基础上加大推广力度,为确保粮食安全作贡献,为造福农民办实事。省农业厅厅长孙景淼在该市的汇报材料上批示,瑞安市实现高产增效的做法和经验很好,值得全省各地学习借鉴。本报在7月26日第2版、8月9日第 4版和 D1版曾对该市早稻生产的经验作过详细报道。现再梳理几点,供各地借鉴。
本 报 讯
(记者 温圆)近年来,瑞安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粮食生产呈现出产量增加、效益提高的良好局面。该市的经验主要有四条。一是加大扶助力度,通过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增发粮食收购预付定金等政策手段,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层层落实粮食生产计划。该市在上级各项补助政策的基础上,对种植1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每亩另补30元,种植省定良种的每亩再补10元。有的乡镇还施行了每亩补贴10元、稻鸭共育每亩补贴50元、集体育秧大田每亩补贴50元等扶助政策。综合各级补贴,该市农民种植一亩早稻最高可得到补贴330元。二是通过推广新优品种、运用先进技术、开展优质高产示范等手段,推广良种良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据了解,该市安排资金40万元,免费提供中早22、中嘉早32两个水稻优新品种种子11.5万公斤,播种面积占该市早稻面积的46.2%。三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专业代耕代种、集体直接经营、集体贴钱倒包、大户自然承包等多种模式,加快土地流转,推进粮食规模生产经营。四是在农资市场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机作业水平等方面加大力度,保障粮食生产平稳、健康进行。
相关链接:在今年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中,瑞安市飞云街道林增羊办事处西湖村种粮大户陈庆福的1.276亩攻关田经省农业厅组织专家验收,干谷亩产达624.9公斤,创造了我省2008年早稻亩产最高纪录。瑞安市今年早稻平均单产423.9公斤,亩均产值891元,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