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明亮的牛舍,奶牛们在悠闲地吃着青草,
尿液通过管道输送到旁边的沼气池,沼气用作煮饭、照明、取暖,沼液和沼渣再回归大田,用作种植牧草的有机肥;而奶牛粪便则收集到旁边的加工车间,成为有机肥半成品,这些半成品经有机肥加工车间加工后,生产的有机肥再供给示范区内的绿色农产品基地,用这类有机肥和沼液滴灌栽培的“冰激淋”西瓜,每只售价高达上百元。这是笔者日前在宁海县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内见到的一幕。
2003年以来,宁海县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开始在农业领域探索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该县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已初具雏形,农村户用沼气池国债项目建设也初步完成,高效生态体系建设已成规模,循环农业俨然成了宁海现代农业建设中最耀眼的明珠。
龙头企业
循环经济的尖兵
为有效提升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近年来该县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动农牧结合型循环经济发展步伐,探索总结出了多种循环模式,形成了“农业废弃物-奶牛养殖-粪便加工有机肥(沼气)-农作物”,“猪-沼-基地”,“猪-沼-水葫芦、牧草-猪”,“猪-沼-鱼”等资源循环利用模式,而在日常运作方面,宁海县绿丰有机复混肥加工厂、利丰牧业有限公司、宁波海联牧业有限公司和金龙浦农业合作社等4家企业脱颖而出,成了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龙头与示范。
利丰牧业为加强农作物秸秆、菜叶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通过“农业废弃物-奶牛饲料-粪便加工有机肥-农作物”的循环利用模式,实现了变废为宝,年可消耗青饲料9000吨,消耗了整个示范园区内80%左右的秸秆和菜叶,同时通过收购青饲料,可为周边农民年增收550万元,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农业废弃物的多层次利用。绿丰有机复混肥加工厂收集园区内7个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可年产2万多吨优质有机复混肥,广泛用于茶叶、毛竹、柑橘、蔬菜、瓜果等。海联牧业与金龙浦农业合作社合作,合作社采用滴灌设施,将海联牧业产生的沼液对合作社的1125亩示范基地实施肥水灌溉;海联牧业还利用沼液养水葫芦和牧草,作为母猪的青饲料。
环环相扣,一丝不苟,循环经济不仅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循环利用,还为该县优质、安全、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据了解,目前,该县规模以上养殖场的畜禽粪便都得到了综合治理,现在规模种植基地内的菜叶、菜梗和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已达到了99.7%,化肥用量大大降低,农产品品质明显提高。目前,示范区内已形成西瓜、订单蔬菜、粮食、畜牧、柑桔和海水养殖等六大产业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9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5个,绿色食品4个,有机食品1个,示范区建设使当地农民人均增收650元。
政策护航
循环经济的保障
宁海循环经济得以蓬勃发展,与当地党委政府重视和政策的扶持密不可分。近年来,该县一直把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作为改善农村环境、促进牧业健康发展的抓手。该县不仅成立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还就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对有关部门和乡镇实施年终考核,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在“十一五”总体规划中,该县就将发展循环经济确立为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去年该县启动了《宁海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宁海县浙江东海岸10万亩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该县财政也加大了对循环经济项目的投入力度,安排了80万元农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对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技术开发进行扶持补助,并安排了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减少化肥使用量、推广有机肥;建立健全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农村信用社为后盾,涉农部门服务为保障的新型合作组织,使之成为联结政府、服务农民,集生产、技术、信息、金融、营销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逐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该县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农民支持
循环经济的动力
宁海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得到了当地农户的大力支持,这成了该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
有一件事让宁波市农业局局长鲍尧品印象深刻。今年他去利丰牧业考察循环经济建设时,碰到了一对60多岁的夫妇,他们仅以割草卖草为生,将收割的青草卖给利丰牧业当饲料,每年的收入就有2万多元。而利丰牧业现有700多头奶牛,每年消耗附近农产品基地的青草、秸秆、菜叶、西兰花叶、青草等9000多吨,在园区内,有许多农民也像这对老夫妇一样从中受益。
除此之外,在示范区内,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和农地整理项目的带动,园区内大片土地得以平整,沟渠路电等设施得以配套,这大大促进了土地的流转。目前,园区内土地流转面积已达8.6万亩,土地租金从原来的每亩250元左右提高到500-800元,流转总额达到4000多万元,这大大增加了农民的土地租金收入,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到园区内的企业和农场打工,每天亦可得50来元劳务薪金,仅此一项,可为园区内农户每年增加了4000多万元的总收入。由于使用了沼液和有机肥,瓜农陈老汉种植的“冰激凌”西瓜每只卖到100元的高价,还供不应求,他说,循环经济给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面对如此高的回报,周边农户纷纷用起了有机肥,并主动要求将沼液管道安装到自家地里。
有了政策的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强劲带动和农民朋友的大力支持,宁海的农业循环经济,正在浙江东海岸的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以其独特的魅力,散发出万丈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