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畜牧兽医

他是怎样成为“养猪大王”的

——记常山县养猪大户、经纪人李小林

  近日,常山县招贤镇古县村养殖大户、生猪经纪人李小林又从该县球川镇等地养猪户处收购了93头生猪,销往上海。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他敢于创新,依靠技术进步,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大王”;作为党员,他致富不忘乡亲,带领一群“猪倌”共同养殖致富。
  在常山,大家公认的最会养猪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李小林。不过,很多人却不知道,“养猪大王”刚开始也是“瞎”创业。
  1993年,李小林看到生猪市场前景好,从亲戚朋友中凑了2万元,购进10头内三元母猪,搞起了生猪养殖。可是,内三元猪品种差,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出栏时又遇上生猪市场低迷,当年就亏了1万多元。
  喝头口水就被呛,李小林反而冷静了下来:资金、场地等环节是有问题存在,但最关键的还是缺乏养殖技术,直接导致经济效益低。意识到这一点,他开始频频外出求技,并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第一个引进了外三元种猪。这个新品种虽然瘦肉率高,价格卖得好,但它对饲料比较讲究,疾病防治要求高,尤其是产仔率很难控制。刚开始一头母猪每窝只能产六七头仔猪,甚至只有二三头,当时被人戏称为“大熊猫”。可是,李小林通过不断摸索,一一攻克技术难关,到1997年,他的母猪每窝产仔已达到15头以上。
  李小林并没就此止步,始终跟踪最新养殖技术。2005年,他投资70余万元,建起了井坞生猪养殖场,购进70头母猪自繁自养,率先走上规模养殖道路。2006年,他又投资2万元,在养猪场建起一个120立方米的沼气池,实行猪场雨污分离,并使猪粪及其他排废物得到了综合利用。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李小林出栏中猪和大猪1700多头,盈利43万元。
  自己养殖致富了,但作为一名党员和村干部,李小林并没有忘记同样渴望致富的乡邻们。“听李小林的,准没错。”平日里,招贤镇周边10公里范围内的养殖户都爱往李小林家跑,连猪生了病都要先找他瞧瞧,他家几乎成了“养猪俱乐部”。无论何时,只要养殖户一个电话,再晚他都会赶去,毫不藏私。2006年,常山县刚出现生猪高热病,招贤镇山底村养殖户李建芳100多头生猪同时染病,这让才养了2年生猪的他心急如焚,他不假思索打电话给李小林求助。正在邻县洽谈生意的李小林二话没说,连夜赶回,自己家门未进就直接到李建芳家,帮助消毒、打针等,连续几天到他家指导,直到猪群状况好转。
  除了技术支持外,李小林还在其他方面尽自己所能给当地养殖户提供帮助。有一次,由于生猪市场下滑,养殖户曾三招有限的创业资金很快被耗尽,陷入了困境,猪眼看就要断粮了。李小林得知情况后,立即出面为他担保来了10多万元饲料,让曾三招挺过了难关。如今,曾三招已养殖母猪43头,年出栏1200头生猪。在李小林的帮助下,邻村和周边乡镇共有80余户养殖户逐渐发展成了规模养殖户,年纯利达到300多万元。
  为了给更多养殖户提供服务,李小林不但定期为全县养猪户提供市场销售信息,还主动和生猪销售商联系,向他们介绍常山生猪养殖的现状,自己掏钱约请客商到生猪养殖场实地察看,为全县生猪销售牵线搭桥。去年,常山县小规模养殖生猪达到1.7万头,其中90%由李小林帮助销售。
(廖小兵 汪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