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周刊

农村治安面临社会转型新课题

  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加入打工者的行列,老人、孩子和妇女构成了农村的留守群体,不可避免地减弱了农村的自然防护能力,形成了社会治安“空心村”。8月初,湖北省京山县罗店镇徐杨村,一男子持械袭击村里三户邻居,由于都是老弱病残,该男子如入无人之境,致6死1伤。徐杨村的遭遇只是中西部劳动力大量转移治安环境的一个缩影。公安部的一份材料显示:2006年1月至9月,全国农村共发生杀人案件8031起、伤害案件5.9万起,均高于城市,一次杀死数人的恶性案件屡有发生。
  研究数据显示,中西部大部分地区青壮年劳动力输出在60%以上,在农村青壮年劳力缺失的情况下,各种偷盗抢劫事件屡次发生,留守家庭的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一些农民形象地说:“养猪跟猪睡,养牛跟牛睡,收了粮食草堆睡,养了鱼蟹塘边睡,反正别想在家睡。”
  武汉大学社会学家周云清教授指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当前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直接导致了乡村社会人口结构的失调,保障体制必然面临新挑战,各级政府已经对农村生活、医疗保障等方面逐渐完善,还应顾及农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摘自《中国青年报》 2008年8月27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