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林业

上山传技 下乡培训

浙江林学院老师暑期不休假

  本报讯 (通讯员 陈胜伟)“通过截杆、抹芽、摘心等技术手段,不仅可控制山核桃树体的高度,提高山核桃产量,还可以使幼龄山核桃提早两年结果。”这几天,应淳安县王阜乡广大村民的邀请,浙江林学院教授黄坚钦自费来到这里,给农民传授最新的山核桃矮化栽培技术。
  据悉,今年暑假期间,浙江林学院100多名专家、教授和黄坚钦一样,利用一个多月假期时间,走进山区,深入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免费推广给农民。
  在江山市张村乡,浙江林学院森林培育学科的黎章矩、应叶青等5名教授分别为广大林农作了“油茶栽培实用技术”和“板栗低产林改造”等方面的培训。针对当地油茶栽培中普遍采用实生苗造林导致的品种良莠不齐,茶籽成熟期不一致,出油率不高的现状,黎章矩建议农民,采用良种苗造林,并通过高接换种、适当间伐、修剪等技术手段,减少林分密度,改善林分光照条件,进而提高油茶产量。他还手把手地向农民传授相关技术。
  在临安市湍口镇柴家村,浙江林学院的香榧栽培专家戴文圣教授把多媒体带到了山村。听到专家要来免费传授技术,早在讲座前一个多小时,村民们就把小小的讲课教室挤得满满当当,连门口、过道上都站满了前来学听课的村民。戴文圣把香榧的培育、管理、采摘等一个个关键技术详细地说给村民们听,村民们一边仔仔细细地听着、写着,一边还不时地提些问题。
  在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建林村,从事园林规划的的马军山教授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科研基地,他的整个暑假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在马军山和他的团队的精心指导下,村民们用路边的石头铺就通向农家的小路,将多种果树合理搭配种进各家庭院,把农村常见的各色蔬菜有选择地种在房前屋后,将凌乱的柴堆整理得像历史文物展……。一个原生态的建林村赫然呈现在人们面前。
  据不完全统计,在近三年的寒、暑假期间,浙江林学院已组织包括院士、教授在内的专家,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服务1500多人次,帮助农民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该院党委书记陈敬佑教授说,利用假期把科研成果撒在浙江大地上,把科研论文写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现已成为全校科研人员共同的责任和目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