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程益新
在兰溪市府前路上,有一家“府上农产品贸易商行”,里面琳琅满目地摆放着兰溪各式各样的农产品,大到一罐罐的杨梅酒,小到一粒粒的白莲,甚至还附带卖纯手工制作的布鞋,只要是兰溪的农副产品那儿都有。这家商行的主人就是带动该市黄店镇3个村600多户农户齐致富的兰溪市望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鲍庆彪。近日,记者走近这位兰溪最大的农产品贩销户,了解了他的创业故事。
1997年初,鲍庆彪下海在兰溪最大的小商品市场黄龙洞摆摊收购廉价茶叶再转手倒卖。可是市场的变化莫测让他吃尽了苦头,前一年收购的龙井茶赚了2万元,第二年增加投资后却亏了3万元。1998年,鲍庆彪又投资在兰溪开了一家“沁源茶庄”,自己对收购来的新鲜茶叶进行加工,可由于看不准市场,又赔钱了。
不断的失败让鲍庆彪认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于是在2002年,鲍庆彪在朱家乡承包了蟠山行政村海拔868米的望云山野猪坦坡上的200亩茶山,并将周恩来总理作为国宾礼品赠送给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兰溪毛峰茶申请注册了“野猪坦”牌商标,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自从有了自主品牌,加上重视对产品的包装,鲍庆彪的生意越做越大,什么种类的茶叶放到什么时候卖他了如指掌。尝到拥有自主品牌的甜头后,2006年,他又一口气注册了“芝堰”、“白露山”和“府上”3个品牌,其中就“府山”这一个品牌涉及的农产品多达20种。为了使自己经销的农产品有稳定的来源,他成立了兰溪市望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和当地65户农户签定合同,以高出市场价20%的价格收购当地的茶叶和水果,甚至连销声匿迹的葱棍糖也被他挖掘出来。通过改进传统工艺制作的葱棍糖,采用礼品盒装后成了各大超市的抢手货,去年第一次在上海销售,就创下了6天营业额2万元的记录。
现在鲍庆彪的资产已达百万,他长期稳定收购可每年给朱家、坞口和庐山各村带去20万的收益,但他自己还在不断琢磨和创新。“我对收购的产品质量要求很高,不能因为质低价廉砸了我的牌子。而我也会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开发不同档次的产品。”
说起今后的打算,鲍庆彪表示要继续干好这一行。2003年,他就曾经想把风靡北京的柿叶茶“拿”到兰溪来卖,因为在北京卖到392元/公斤的柿叶茶成本不到80元/公斤,兰溪的柿叶不但多而且大多被农民扔掉。可他再进一步了解后发现,生产柿叶茶的机器要20万元,包装机要5万元,而柿叶茶呈粉末状,又不符合浙江人的饮茶习惯,他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
去年省农博会让他大开眼界,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开化龙顶的摊位上,他看到了装潢精美的大幅海报,学习到了品牌建设和包装宣传的重要性;在遂昌番薯的摊位前他发现越土的东西卖得越好,产品的原生态程度和包装的定位都影响土特产的价值;在东阳凹面摊位前,他更是惊叹现做现卖的纯手工食物有多么受欢迎。
“我今年也想弄个摊位卖葱棍糖,而且每一根都要单独包装,既方便顾客又能让更多的人吃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食品。”鲍庆彪说他要慢慢来,稳扎稳打。葱棍糖是季节性产品,加上家庭作坊式纯手工制作,不但产量没法保证,而且产品还略显粗糙,要做大这一行业,必须改进工艺,延长生产时间。
“接下去我还准备通过网络卖产品,通过网络结交朋友传递信息,也通过网络让更多的人在说起兰溪特产时第一个提到的就是我。我现在已经考取了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农产品经纪人证,更希望以后能做个顶级的农产品经纪人。”鲍庆彪对自己的未来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