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气温还比较高,湿热的环境很容易造成母兔自身体况下降,怀孕母兔就更容易受其影响,所以建议在母兔配种12天左右进行第一次检胎,避免空怀;28-29天进行第二次检胎,以防死胎,保证胎兔成活率。
第二次检胎时,要特别注意检查母兔乳房的发育情况。如果此时乳腺大而充实,甚至有点微肿,就要减少精饲料饲喂量,预防产后乳房炎发生。要特别注意的是,配种后15-25天是母兔流产高峰期,切忌此时进行检胎。
精心管理
仔兔管理主要应抓好黄尿病预防、补饲和环境卫生三个环节。
仔兔黄尿病是由于仔兔吃了患有乳房炎母兔的奶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炎病,预防仔兔黄尿病,一方面应从改善环境卫生入手,重视母兔自身及环境卫生,至少每周1次清洗母兔乳房,产仔箱要勤换勤清洁勤喷雾消毒;另一方面要管好母兔,不让其发生乳房炎。一旦发现母兔患有乳房炎,应立即停止哺乳。
在仔兔管理中,补饲非常重要,一来可以为仔兔提供更全面的营养,二来可以很好地预防球虫病等。仔兔一般出生后16-18天就开始寻找食物,此时就可以开始补饲。补饲以配合饲料为主,现大多养殖户都采用专用仔兔补饲料。在补饲过程中,尽量不给仔兔喂青饲料,这样既有利于仔兔多吃补饲料,又可减少青饲料喂得不当造成仔兔腹泻。补精料时应全天供给清洁饮水。
秋天温度高,雨水多,给微生物的存活提供了良好条件,导致母兔和仔兔的生活环境污染高。因此,必须十分注意搞好环境卫生与消毒。一是产仔箱要垫草,垫草应选择较柔软的稻草、干枯草等;二是产仔箱要经常清洁,勤洗勤换垫草并进行消毒;三是母兔笼舍要适时清洁消毒,保证其干燥、凉爽,不受污染。
提高成活率
多成活是养兔繁殖的最终目的。一但成活少,则前功尽弃,故应尽力抓好多活这一环节。
首先要做好保护工作。产前要勤于观察,发现有产前征兆,要及时备好巢箱和饮水。生产过程中要防止干扰。
第二要做好保仔工作。仔兔之所以死亡率高,主要死于兽害、黄尿病、球虫病。如果渡过这“三关”,仔兔一般就能顺利成活。
第三要合理哺乳。产仔过多或过少的,要及时采取寄养办法调整仔兔数量。
第四要适时断奶。生产上一般在30日龄左右断奶,种用兔可在40日龄左右断奶。断奶过早过迟均不利,最早不早于28日龄,最迟不超过49日龄。
(张仕权 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