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健康养生

健身运动火爆乡村

  见习记者陈卫梁
  北京奥运会点燃了农民朋友健身的热情。在我省各地,各种形式的农民运动会一场接着一场。通过健身运动,农民朋友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健身运动火爆乡村,成为和谐新农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各具特色
  日前,数百名农民齐聚义乌市宦塘村操场,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袋鼠跳、推独轮车、抓泥鳅……老少齐上阵,加油声、欢笑声响成一片,展现了村民们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丽水缙云县木栗乡湖西村,70多岁的郑大爷每天不到6点就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直奔村口广场,到刚刚安装好的体育健身器材边,找一两个适合自己的健身器扭扭腰、摆摆臂、踢踢腿。郑大爷说,村里的健身设施给他们锻炼提供了不少方便,现在他每天都和附近的老人们一起,来广场健健身、散散步。
  而宁海大佳何镇则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活动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该镇建立的太极协会、柔力球协会、女子腰鼓队、女子瑜珈队、女子舞龙队、少林小洪拳队、舞狮队等10余支特色队伍,在全镇掀起了一股健身热潮。
好处多多
  通过参加健身运动,让农民朋友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在新昌县小将镇健身岭,每天清晨都有几十名农村妇女随着音乐集体跳健身操。村民们说,学会跳健身操后,她们从麻将桌边走开,从繁重的农活里走出来,既活动了筋骨,还增加了邻里感情,村里的氛围也比以前好了。
  说起打篮球的好处,萧山区闻堰镇村民王吉黑深有体会。他说,自从打篮球后,身体比以前强壮多了,他已经坚持打了三年,以后还将坚持下去。
加快推进
  随着运动健身的理念深入乡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来。政府也因势利导发展农村体育运动,如台州率先创建了村级体育俱乐部。在台州实践的基础上,我省制定了村级体育俱乐部标准,并投入3亿多元在全省予以推广。如今,包括杭州、台州、衢州、绍兴和温州等地的5000多个村,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体育俱乐部。在小商品交易活跃的义乌市,农村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已超过2个平方米,诸暨市农村建有1000多个篮球场,平均每村2个以上。湖州吴兴区八里店农民掏出2800万元,建起一座农民体育公园。
  数据显示,至2007年底,浙江体育人口达39.8%,国民体质合格率也因此攀升至80%。全省已创建体育强县(市、区)18个、体育强镇(乡)263个,资助创建小康体育村1.3万个,国家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80个,拉动社会资金投入基层体育设施建设达12.8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