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夏夜,感受菜农苦辣酸甜

  见习记者
陈卫梁
  当人们慢慢进入甜蜜梦乡时,蔬菜种植、贩销户们便拉着一车车蔬菜,向蔬菜批发市场出发了……前两天的夜晚,记者跟随绍兴市马山镇宁六村菜农李根华,零距离接触他们夏夜里的卖菜生活,品尝了菜农们的苦辣酸甜。
苦 夜里10点半,李根华就起床,稍作洗
漱,便推着电动三轮车来到自家的蔬菜大棚外,将两担黄瓜、两担青菜和其他一些蔬菜装上电动三轮车。记者使了全身力气,才勉强帮李根华将一担黄瓜搬上车,直奔7公里外的绍兴市蔬菜批发市场。
  时针指向晚11点,李根华顺利地找到了一个位置还算不错的摊位。他一边卸货一边对记者说,马上就是第一波买卖高峰,一些外地的商贩会来采购蔬菜,因为他们路途比较远,所以会早点到。话音刚落,一位商贩就来到李根华的摊位前,以每公斤1.8元的价格向李根华批发了50公斤黄瓜。过好磅,李根华还要负责把货送到对方车上。记者帮他看了一会摊位,噪杂的喧叫声加上闷热的空气,才一会儿就已有晕晕的感觉。
辣 李根华说,他对这里的环境已经很适
应,但问题是没有固定摊位,想留住老客户非常困难。“我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品质有保障,如果在市场里能有固定摊位的话,生意应该会很好。”
酸 过了晚上12点钟,生意清淡了很多,
市场里的人稀稀拉拉,第一拨高峰已经过了。李根华从包里拿出了昨晚就蒸好的6个馒头,用水去冲了一下才送进嘴里。记者有点纳闷。李根华解释道:“因为天气热,馒头闷了一个晚上,已经有一点发酸了,用水冲一下口感会好一点。”他一边嚼着馒头,一边打算着自己的未来,“现在辛苦点多赚点钱,等儿子考上大学,就不卖菜了,准备在村口开个卖日用品的小店,每天可以多睡一会。”
  从凌晨2点开始,市场内出现了第二拨高峰。“现在主城区的生意来了,要抓紧时间多做几笔生意。”李根华又忙开了,扯着嗓子和小贩讨价还价。“当天蔬菜必须全部卖完,价格低一点也认了,因为是夏天,放到明天就会烂掉。”
甜 正是像李根华这样的一大批蔬菜种
植、贩销专业户,在田野和市场之间搭起了畅通的桥梁,保障了有效供给,丰富了市民餐桌,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在从蔬菜大棚到批发市场的一路上,李根华一边开着车,一边还不时哼几句流行歌曲。“今天蔬菜的量比较大,所以要去得早一些,这样可以卖个好价钱。”。
  眼看蔬菜将全部卖完,李根华蹲在摊位旁数着钱,心里美滋滋的。“把蔬菜拿到批发市场来卖,比卖给那些上门来的菜贩要多100块钱。”他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种的一些新品种蔬菜能得到市民的认可。
  离开蔬菜批发市场,已经是第二天早上5点多,疲惫的李根华开着电动三轮车回到菜地,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李根华说,要抓紧时间争取上午把农活做完,这样下午可以多睡一会儿。日复一日的艰辛生活,让李根华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了好多,但每当看到自己的积蓄越来越多,他心里仍然很开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