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东妹:
中国奥运史上首位“妈妈冠军”
“我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在决定复出的那一刻,我已做好所有准备。”以这样的心态,冼东妹“别夫离女”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历史上第一位“妈妈冠军”。
四年前的雅典奥运会上,冼东妹在不被任何人看好的情况下,仅用66秒就战胜了日本名将横泽由贵,实现了中国女柔小级别金牌零的突破。那句“既然没有人看好我,那我就自己看好自己”的豪言也成为经典。随后这位英雄人物一度淡出并于2007年“升级”为妈妈。
能在家门口参加奥运会意义非同一般,在教练家人的鼓励之下,“黑玫瑰”毅然决定复出备战。“那时女儿只有四个月大,要强行给孩子断奶,想起来挺心疼的。”说起这些,冼东妹流露出无限母爱,“用一枚奥运金牌作为送给女儿的礼物,一切才会变得更有意义。我想她长大后也会理解的。”
重新披上京奥战袍,冼东妹竞技状态的恢复如同她的柔道动作一样迅速。
“她付出了很多,再次拿到冠军太不容易了,而且赢得非常漂亮!”激动的傅国义教练赛后将冼东妹高高地扛在肩膀上。
在中国体育的历史上,生完孩子再复出参加奥运的选手本不多见,况且还是在柔道这样一个对抗如此激烈的项目中。冼东妹说,当初决定为北京奥运会复出,就是想看看自己还行不行:“国外的运动员拖家带口参加世界大赛很常见,但在中国很多人生完孩子就会选择退役。可能在中国柔道界,我是惟一的‘妈妈级’选手。”
谈到未来的计划,“这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冼东妹说,“今后我会多陪陪家人,特别是我的女儿,妈妈一年多没在身边,会好好补偿你的。” (王欢)
郭文珺:
从打工妹到奥运冠军
战胜了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俄罗斯名将帕杰林娜,还以492.3环的成绩打破了490.1环的奥运会纪录。郭文珺创造了神奇,可是在她的成长道路上曾经历了很多坎坷。
2003年长沙五城会,年仅19岁的郭文珺刚接触射击不久,便名落孙山。第二年,她的状态一直低迷,整整一年没参加任何比赛。2005年,她又无缘十运会赛场。这让这个很有个性的女孩心灰意冷,产生了退役的念头,外出打工,卖起了体育服装。郭文珺的启蒙教练黄彦华坚信郭文珺将来一定能成大器,经过恩师劝说,一年后郭文珺重新拿起了心爱的手枪。
经历了一年打工磨砺,郭文珺成熟了很多,也更加热爱射击事业。2006年9月,她被国家队总教练王义夫选到了国家队。多哈亚运会是郭文珺第一次出国比赛,她夺得了女子10米气手枪亚军和团体冠军。2007年是郭文珺大丰收的一年。世界杯慕尼黑站,她以788.9环的成绩折桂;世界杯总决赛,她又以789.4环的成绩获得银牌。北京奥运会之前,郭文珺状态特别好,连续获得世界杯德国站女子气手枪和意大利站女子气手枪冠军,为冲击奥运金牌注入了底气。 (齐石)
张湘祥:
凤凰涅槃 翱翔九天
从外形上很难把身材健硕、顶着一头挑染黄发的张湘祥与翱翔九天的凤凰联系起来,不过11日当他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如愿夺得男子62公斤级举重冠军时,在场大多数人闪过的一个念头就是“这就是凤凰涅槃!”“我几乎失去生命,但又重生过来。我现在能坐在这里和大家说话,这已经是我的幸运。这已经是我的第二届奥运会了,拿到金牌我非常高兴。”八年前曾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铜牌的张湘祥说。
2003年,在一次医疗事故中,意外的一针把药水注入了脊髓,张湘祥脊椎严重受损,陷入深度昏迷,几乎停止呼吸。虽然最后被抢救回来,但他的身体已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因此,他也失去了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机会。他告诉记者:“成年后我哭过两次,都在这个阶段,一次是2003年事故之后,我鼓足勇气却只举了20公斤,那一刻我哭得很厉害。还有就是2006年上半年,我觉得自己完全不会练举重了,在全锦赛前我摔了皮带,直接离开了训练场,回到房间后,那种绝望感让我泪流满面。”在经历了一个低潮期后,他转到了现任中国男队总教练陈文斌的手下训练。“那以后,我感觉天地重新打开了。”张湘祥说起这段往事,仍然十分动情。
此后,张湘祥的成绩一直在稳步提升。但在这个级别上,中国男队可谓人才辈出。2008年全国锦标赛是最后决定奥运名单的一战。“我清楚我必须脱颖而出,只有拿到冠军才能有机会。”张湘祥回忆起半年前的比赛,言辞中透露出的那种自信已经颇有王者之风。
最终,张湘祥举起了320公斤的总成绩,这是两年来中国队的第一高度,2005年曾超过这一重量的丘乐在去年世锦赛受伤,张湘祥在那次比赛后陡然成为中国队在这个级别的不二人选。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