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小沼气 大功能

  王建伟
  初到衢州市衢江区岩家山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水画,依山傍水,山清水秀。这样的景象自然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告诉我,“农家乐”为村民带来了财富。
  岩家山村距衢州市区约20公里,湘思自然村位于乌溪江畔、九龙湖的中段,山水相拥,风光秀丽,水陆交通便捷,且气候冬暖夏凉、百姓民风醇朴、渔业资源丰富,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这个村首先从有意向的农户做起,从经营的硬件和软件入手,统一设计农家乐标识和经营门面,规范服务。通过一年的发展,湘思亲水园特色“农家乐”已在衢州小有名气,经营户达17家。更可喜的是“农家乐”的发展带动了相关农产品的销售,村里的蔬菜、水果都很受城里人的欢迎。
  村庄变美了,游客增多了,村民说有沼气工程的功劳。走到沼气池前,村主任郑四明说,小小沼气池功能真不小,不仅产沼气,而且能治理污水,村庄污水横流的现象没有了,农能办真是办了一件大好事。村里的沼气主要采用两种技术模式:一是能源生态模式,养猪户中有8户都建了15立方米的户用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作为家庭生活能源,沼液用于果园、菜园作肥料,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二是“农家乐”治污模式,采用适合农村特点的污水节能易控净化沼气处理技术,将“农家乐”产生的各种污水进行分散或集中的净化处理,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谈到今后村里的发展,郑四明说,总体想按照高效生态农业要求,发展本村特色产业、循环经济和“农家乐”经济:一是进一步推广沼气池,让全村所有养猪户全部建上沼气池;二是实施林业提升工程,改造低产竹林、培育丰产竹林,建设板栗林套种毛竹基地。引进竹产品加工企业1家;三是发展林地放养土鸡;四是发展高山蔬菜基地,逐渐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五是打响湘思亲水园品牌,不断提高接待水平,扩大接待规模,优化旅游环境,提升竞争力。
  郑四明说,为农户增收致富的同时,如何盘活资金、壮大集体经济是村干部面临的第一大难题;随着“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生活污水处理任务也日益加重;村里基础设施还显薄弱,做这些事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
(作者系省农村能源办公室主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