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 良
“双夏”时节,在诸暨市广阔的田野上,很少再见到那种农民在烈日下汗流浃背扬鞭催牛、手扶犁耙耕田的情景了,取而代之的是机声隆隆,一台台收割机、水田耕耙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翻耕出来一行行肥沃的土壤,散发着泥土的清香,田野上处处呈现“耕牛下岗,铁牛欢唱”的繁忙景象,成为诸暨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诸暨市落实国家粮食生产和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不仅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全市粮食生产。近三年,诸暨市的粮食生产走在全省前列,于2005年、2007年两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2006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这其中农机事业功不可没。
水稻机插面积全省前茅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是全省农机部门近几年来重点推广的一项技术。诸暨市正确把握国家支持政策,因势利导,大力推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作。市农机管理部门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把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公布到乡镇政务栏和村委,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还派出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下田,向农民宣传中央文件的精神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举办农机技术培训班,向农民传授农机安全操作技术、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等知识,让广大农民及时、正确、熟练地掌握技术要领。
通过农机部门的努力,全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作更上一层楼。目前,诸暨市水稻插秧机拥有量达到110台,配备育秧播种流水线13条;育秧硬盘36万张,特别是高速乘坐式插秧机56台,占插秧机总拥有量的50%以上;今年全市水稻机插面积达5万亩,比上年翻一番以上,全市水稻机械化栽植率达到10%,位居全省前列。
农机合作社:水稻机插主力军
今年春耕期间,诸暨草塔农机合作社的水稻机插业务应接不暇。合作社负责人赵文千告诉记者,今年本镇水稻机插面积达2000多亩,比去年翻一番。
据了解,草塔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成立当年,合作社的业务就十分繁忙,社员的年平均收入高达4—5万元。社员们说:“近年来,国家对种粮扶持政策多,农民种粮收益一年比一年好。机插任务也一年比一年忙了。”
诸暨市定荡坂农机专业合作社是诸暨市首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也是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系点,诸暨市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也是从该合作社率先开始的。
自从该合作社开展水稻机插以来,合作社装备的水稻插秧机一年上一个档次,水稻机插面积也是逐年增加,3年实现了三次大跨越。2006年该合作社一次性装备了10台东洋手扶插秧机,当年完成水稻机插5000亩;2007年装备了性能较好、作业效率较高的洋马VP4C高速乘坐式插秧机10台,当年完成水稻机插面积超1万亩;今年该合作社再次装备了性能更可靠、作业效率更高的洋马VP6高速乘坐式插秧机10台。目前该合作社拥有各类插秧机39台,其中高速乘坐插秧机22台;全年完成水稻机插面积占诸暨市水稻机插面积的1/3以上。
成立于2006年的诸北农机合作社,每到农忙时节,前来预约业务的农民络绎不绝。原来的服务范围只限在店口镇,如今连次坞、江藻等镇的农民也找上门来。合作社负责人说:“为了应付繁忙的业务,今年合作社新添置了6台收割机,5台插秧机、10台植保机;而且去年刚准备的3万张秧盘也不够用,今年又增加了3万张”。
据了解,随着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推广,诸暨市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从2005年的1家,猛增到目前的41家。农机合作社在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农机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机械代耕、代育、代种、代管、代收等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植保统防统治,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从而成为全市水稻机插主力军。
扶持政策好 铁牛“唱”得欢
诸暨市赵家镇花明泉村种粮大户何其君去年只种了6亩水稻,今年他一下子承包了175亩田,其中115亩种植早稻。近日,记者采访他时,何其君高兴地说:“今年水稻机插惠农政策好,购置一台插秧机、植保机、耕田机、秧盘本来需要9.5万元,而享受中央、省、市直补政策后,个人只要拿出3.4万元左右就够了。115亩早稻全部采用机械化插秧,这样还可以享受到近7000元的机插作业补贴。”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为了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今年中央、省均出台了购机补贴政策,诸暨市也完善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补贴政策,即水稻生产应用机械化育插秧作业,每亩补贴50元;其中早稻生产应用机械化育插秧作业,每亩补贴60元。对新购置插秧机及配套秧盘、机械等,根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补贴标准提高10%。
诸暨市各镇乡(街道)也加大了扶持力度。浣东街道对购买农机农户再补贴20%,配套秧盘每只补1元。浣东街道上章自然村村民章尧根今年买了2台高速插秧机和1万张秧盘,原来要拿出31万元,各类补贴让他最终只拿出不到4万元。章尧根对记者说:“现在的政策太好了,种粮的劲头也足了。”浣东街道今年完成了400亩早稻机插任务,打破了早稻“零”机插的历史。山下湖镇今年对全镇早稻示范方每亩补助100元,每张秧盘补贴1元,对新购买的插秧机再给予机具总价10%的补贴。
此外,诸暨市在保证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还大力发展茶叶、果蔬等产业的农机,扩大补贴范围。至今全市共推广茶叶采摘、制作、机动喷雾机、中耕机、农产品冷藏等农机300多套,大大提升了全市特色农业的农机化应用水平。
据诸暨市农机管理总站的负责人介绍,去年全市有161户农民享受了补贴政策,补贴总资金达到472万元。
推进科技创新 开创农机新天地
今年3月,由诸暨市农机管理总站承担实施的农业部优势农产品重大技术推广项目《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通过验收。
据悉,该项目实施两年来,共投入资金384.749万元,建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16个,建设了一个一季育秧能力达3000亩的育秧中心,引进插秧机31台,播种流水线4套,添置秧盘9.94万张,配套收割机烘干机等其它机具16台,完成水稻机插10022亩,实施区农民节本增效173.94万元。在项目的示范带动下,项目水稻机插辐射面积达16913亩。至项目完成时,全市已拥有插秧机56台,秧盘16万张,水稻育插秧点达到100多个,两年内共完成水稻机插26935亩,全市农民节本增效467.48万元。
近年来,诸暨市农机部门以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为契机,积极申报实施省、市农机科技项目,争取农机化发展资金,开创农机发展的新天地。《万亩水稻插秧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列入浙江省财政厅2006年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06年省农机化促进项目《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配套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2007年已申报实施完成农机推广项目6项。诸暨市王家井万亩水稻机插示范基地被确定为第一批强农兴农工程农机化示范基地,完成2006-2007年度绍兴市农业丰收竞赛活动项目2个,并通过绍兴市级验收,获绍兴市农业丰收二等奖;列入诸暨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