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他养了8万只瘌蛤蟆

  通讯员 郑玉峰
  这年头,养蛇、养蛙、养蚯蚓的人不少,但养瘌蛤蟆的人不多。浦江县浦南街道的储茂土却养了8万只瘌蛤蟆。
  现年57岁的储茂土萌生养瘌蛤蟆的念头,是源于妻子等亲人被癌症夺去生命之后,听说瘌蛤蟆是一味抗癌的药材,去年5月他投资10余万元,从武汉科学院引进3000多只蟾蜍,在浦南街道租用了50亩田地,办起了蟾蜍养殖场,成为金华市唯一一家获林业部门批准的蟾蜍野生驯养繁殖基地。
  蟾蜍系水陆两栖动物,日常吃昆虫和蚯蚓,白天躲在阴凉处,晚上出来活动。为给蟾蜍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老储专门在田里划设了蚯蚓养殖道、供水道、遮阴道等,并在田中央安装了100多盏电灯,每当夜幕降临,整排的灯光一亮,众多飞蛾等小昆虫齐聚灯下,躲在一旁的蟾蜍趁机享受到了美味大餐,蟾蜍繁殖速度因此也得到加快,目前总数已达到8万多只。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努力,储茂土终于掌握了一套蟾蜍自然脱衣和头部毒液提取技术。据储茂土介绍,人工养殖蟾蜍效益可观,每公斤蟾衣能卖到2000元以上,目前,药材公司经常来电向他要货,预计一年可收回投资成本。
相关链接
  蟾蜍,俗称“瘌蛤蟆”。其耳下腺及皮脂分泌物——蟾蜍毒素制成的中药名“蟾酥”,具有强心、升压、催吐及皮肤黏膜麻醉作用。中成药六神丸、喉炎丸、疮毒丸、外科蟾蜍丸、解毒消炎丸等,均有蟾酥成分。
  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急剧减少,一些地方开始人工养殖蟾蜍。蟾蜍喜湿、喜暗、喜暖,以捕获甲虫、蛾类、蜗牛、蚂蚁、蝇蛆、蚯蚓等动物及藻类为食。养殖场宜选择在水塘或水池,虫源比较丰富、气温较暖和的地方。
  有关人士提醒,要养殖必须先联系好收购单位,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注意控制养殖风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