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天5点起床,简单洗漱后就骑上他的专用摩托车开始在养殖户中巡逻,顺利的话中午便能回家吃饭,但要是哪家养的猪出现问题,这顿中饭还不知哪里吃、何时吃呢?一年365天,他几乎没有休息日,中秋、除夕举家团圆的日子,他被养殖户紧急叫去是常事;他今年60岁,这是个在一般人眼里可以颐养天年的年龄,却承担着保障全村6000多头生猪安全的责任。他,就是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胡山村动物防疫员胡渭泉。
他的日历上没有休息天
每天一大早,胡渭泉都会在村里的养殖户中挨家挨户地转悠,心里默念着头一天晚上翻过的台帐,哪家的猪要首免,哪家的猪要终免,哪家的猪快要出售了,他都一清二楚。
胡山村有4个自然村280户人家,其中养殖户180户,光是转一圈,啥事也不干,一个上午基本就没了。而且农户出门早,胡渭泉必须比他们起得更早,才能碰到他们。若养殖户不在家,去三、四次也是常事。“只有所有应免生猪全部免疫到位,我睡觉才安稳。”这是老胡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目前正值盛夏,贩销户为防止大猪中暑,往往是夜晚去收猪,胡渭泉也就得半夜起来去现场协检。“昨晚有户人家深夜2点收猪,打电话叫我去给猪带耳标,花了1个多小时呢。”胡渭泉说,这就是他的工作。他还说,干这一行40多年了,早习惯了。
他是养殖户心中的好兽医
“老胡,我有12头中猪要卖,你快来上耳牌!”正当记者采访时,养殖户余雪平的电话打了过来。一放下电话,胡渭泉便顶个笠帽,拿条毛巾,冒着35度高温赶往余雪平家。“老胡真的没话说,既热心又细心。我养猪很多年了,一般养一窝猪要找他5次,但基本上不用我叫,什么时候该打针了,他都提前给我们准备好了。平时有什么事,一个电话,几分钟内就赶到了,不像别的村,因为防疫员是兼职,好几个电话过去才慢吞吞地赶来。”说起胡渭泉,余雪平赞不绝口。
据了解,近五年来,胡山村生猪出栏量都保持在6000头左右,虽然近几年动物疫病形势一直比较严峻,但胡山村一直保持平静,村民们近两年也好好地赚了一把,养殖户们都说,老胡功不可没。“每次抽检,胡山村的防疫质量都能达到有关要求,多次受到各级检查组的肯定,老胡已连续8年被评为区里的基层先进防疫员。”衢江区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舒菊英对胡渭泉如此评价道。
他把兽医当事业
眼下生猪行情不错,老胡又这么“功勋卓著”,那收入一定是不错了。其实不然。
胡渭泉专心服务养殖户,除了给猪打针看病,其他什么都不干,所以他的收入也都来自他对养殖户的服务费。老胡告诉记者,他为养殖户的生猪提供从免疫到售出全程服务,去年全村共出栏6000多头猪,他全年可以收入1.2万元,但会有部分农户先欠着,再除去汽油费、通讯费和购买生理盐水等费用,仅剩下1万元左右。“今年区里还给我每月补贴100元,收入稍微高些了。”
据了解,尽管还有养猪的部分收入,但在胡山村,胡渭泉家的收入相对还是比较低的。那是不是他真的是没有赚钱的机会和本领呢?舒菊英告诉记者,凭着胡渭泉这么多年从业的口碑和人际关系,他去做个生猪经纪人,收入肯定错不了。哪怕就是给收购商当个介绍人,一头猪就有2元的介绍费,赚钱也比现在容易。
但胡渭泉是怎么想的呢?“以前也想干生猪贩销,工作轻松赚钱多,但实在没时间,我觉得自己能把防疫工作做好就不容易了。如果身体允许,我想一直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