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宁波市民每个月要吃掉西红柿1500吨以上,而镇海氵解浦镇岚山村的农民却在为销路发愁,眼睁睁地看着几千吨西红柿滞销田间。“今年风调雨顺,我们的千亩番茄丰收了,可是却高兴不起来。”日前,镇海区氵解浦镇岚山村村民杨友军称,眼下正是采摘番茄的黄金季节,因为没有销路,很多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番茄烂在地里。村民们急盼着有客商前去收购。
刚进岚山村村口,就发现一堆烂番茄堆在路边。走进田间地头,不少熟透的番茄已经掉落下来烂在地里。村民们说,去年这时候,岚山村的番茄能卖到每公斤1.8元,很多外地客商还主动来村里收购,而今年从采摘开始,番茄价格直线降至每公斤0.8元,这还是个头大的番茄的价、长相好的,再后来价格更低了,每公斤0.4元的保本价也鲜有人问津了。“西红柿要能卖得好,除了品质要好,还要懂得包装!”宁波市蔬菜批发市场业务部主任张富强分析说,从北方运来的西红柿都是分装在纸箱里,里面摆放的西红柿整齐有致。相比较,镇海当地露天西红柿都放在箩筐中,不仅运输麻烦,简陋的包装导致身价下降。“品质当然重要,但是适当的包装对提升产品销量很有帮助,现在宁波市民吃的蔬菜80%都靠外地运来,外地菜农更懂得包装蔬菜。”张富强举例说,慈溪一种叶类蔬菜每500克两三毛卖不掉,但外地同样的蔬菜套上一层包装纸,价格就能卖到一块多。因此镇海农民不仅要会种,更要会卖,才能让本地西红柿“近水楼台先得月”。 (徐文燕 王健 潘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