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好家里的拆迁动员工作就不让上班,这不是搞‘株连九族’吗?”陈芳(化名)满脸愤怒地向记者反映。
今年29岁的陈芳是河南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的一名护士,接到医院人事科下达的通知,要求她和另外两位同事“从今天起,停薪停职,全脱产回家做工作”。据陈芳介绍,所谓“做工作”,就是劝说父母尽快同意拆迁。“不是我们不配合,是他们补偿的标准太低。”陈芳的母亲武文英说。谈到因为拆迁而影响到女儿工作的事,武文英显得无奈和愧疚,“闺女早就嫁出去了,没想到现在还会连累到她。”
据开封市某局退休干部刘某介绍,为了推进拆迁工作,开封市动员公职人员带头拆迁。公职人员本人在拆迁区域内的,要带头签订拆迁安置协议,逾期不签,停薪停职;有公职人员家属或亲戚在拆迁区域内的,公职人员要去做动员工作,过期不拆,停薪停职;没有公职人员的被拆迁户,由各区政府分派本区的公职人员去承包动员(即包案),动员不成,停薪停职。
据了解,这种工作方法从2007年底开始实施。开封实行“公职人员带头拆迁”以来,政府及相关部门多次强调“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涉及的公职人员人心惶惶、焦头烂额,他们一方面要忍受单位的“高压”,同时还要面对家人的“哭诉”,“恨不得找个地缝自己消失”。
开封市某官员表示,公职人员带头拆迁,初衷是好的,是为了起示范作用,推进拆迁工作进程。但让他们停薪停职、专门回家动员拆迁,就值得商榷,“毕竟,他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
据被拆迁户反映,和陈芳一样,遭遇拆迁“株连”的公职人员,在开封市各个区都普遍存在。他们有的顶不住压力,说服家人签订了协议;有的“动员不力”,至今被停职在家;还有的为了保住工作,无奈宣布和父母脱离了亲属关系;也有人因为单位效益本来就不好,这次索性辞职。还有部分公职人员为了免受“拆迁株连”,被迫夫妻“假离婚”。
(摘自《潦目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