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新闻

水产育苗出新招

苗种成长有“日记”治污“请来”微生物

  为苗种成长写“日记”、治理污染物“请来”微生物……来自椒江前所的李昌德在三门县蛇蟠岛水产育苗基地,实行科学育苗,加强管理检测,今年实现产量效益双丰收。到7月10日,他兴办的三门博海水产育苗有限公司已培育出南美白对虾、脊尾白虾苗种7.6亿多尾,梭子蟹苗种200多公斤,实现产值60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翻两番。
  2006年9月,李昌德来到三门蛇蟠岛,共投入150多万元资金创办起三门博海水产育苗有限公司,主要培育南美白对虾、脊尾白虾、青蟹、梭子蟹等苗种。但是一年下来,效益不理想。“吃一堑长一智”,今年,李昌德及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请来2名经验丰富的育苗专家担任技术员,对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更新,于3月初开始投入育苗。
  在育苗过程中,该公司采用测水、生物修复等先进育苗技术,并建立生产日志。技术员每天对水质的盐度和温度指标、饲料来源、病害情况、用药名称等各项指标予以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通过投喂适口饵料增加苗种营养,提高免疫力。同时定期消毒,投放芽胞杆菌、噬弧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制剂来调节水质,减少药物使用,并严把苗种出池规格,大大提高了苗种的质量。
  除上述新招外,该公司还有不少小窍门。首先是注重苗种质量,他们选用三门湾海域野生的梭子蟹、脊尾白虾亲种,从外地引进南美白对虾优质幼体,按照浙江省南美白对虾、梭子蟹苗种培育标准要求规范操作。苗种出售前,由公司对养殖户的养殖塘进行盐度、温度等检测,尽量使育苗池与养殖塘的水质指标接近,使苗种适应“新家”,提高了放养成活率。
(朱曙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