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做肥料,产沼气,制炭棒……

秸秆变废为宝 招数越来越多

  本报讯(记者 金茹 见习记者 陈卫梁)我省自南而北逐渐进入早稻收割期。近日,种了900多亩早稻的衢州市衢江区种粮大户吴金有已把人工、销售等事项都安排妥当,连割完稻后剩下的秸秆如何处理,他也有了打算。吴金有告诉记者,他用的是机割,每亩地将有750公斤的秸秆。目前,他打算将其中90%的秸秆打碎后还田作肥料,剩下的10%送到奶牛场作饲料。
  过去一直让农民朋友头疼不已的成堆秸秆,如今越来越成了农家的“宝贝”。虽然切碎掩埋秸秆要费点人工,但秸秆还田后却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机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来年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吴金有说,他所在的村有1700多亩早稻,去年就有近80%秸秆还田作了肥料。据省土肥站统计,去年我省秸秆还田的面积有近600多万亩。
  把农作物的秸秆当作奶牛的饲料也是一种较好的利用方式。农民可以将农作物秸秆集中起来,再通过碾碎、成型、打包等流程,加工后送往奶牛养殖场当作优质饲料。按现在每吨秸秆100元计算,仅秸秆加工一项,就可帮助农民每亩增加75元左右的纯收入。
  除了做肥料、饲料,如何充分地利用秸秆资源,一直是有关部门研究的课题。衢州高家镇大墩村农民方家富家采用秸秆沼气技术,已开始用沼气做饭、照明,煤气省了,电省了,方家富很高兴,他乐呵呵地说,没想到秸秆还有这好处。衢州市农业局土肥能源站的毛正荣向记者介绍说,秸秆沼气技术就是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厌氧发酵产生可燃气体。据悉,做一个秸秆沼气池的成本大约在3000元左右,一次性投料600公斤,产生的气体至少可供一户人家用半年。但毛正荣说,用秸秆生产沼气需要经过粉碎、湿润、混合、预处理等步骤。所以,为图方便,有些农民干脆将秸秆直接卖给发电厂用来发电。
  相比用秸秆生产沼气,秸秆气化技术就要方便许多。它只需一台户用秸秆气化炉,一次投放5公斤左右柴草,3分钟后即可产生优质燃气,可连续使用2.5-3小时,电费成本仅0.07元。以我省首个推广气化炉的海盐县为例,该县每年产生秸秆薪柴约25万吨,如每年利用其中的9.8万吨秸秆薪柴用以生产燃气,便可节省液化气30万瓶,经济效益超千万元,同时减少有害气体排放达4100吨。
  新型能源的开发将秸秆变成了宝贝。在温州农民王步仕的加工厂里,一文不值的秸秆则变成了一根根炭棒。这摇身一变,一吨炭棒能卖到约1200元,还供不应求。据介绍,这种用秸秆制成的炭棒热值很高,比优质煤炭更胜一筹。用最好的煤炭烧开一吨水,需要1个小时;用这种炭棒只需要40多分钟。炭棒燃烧后产生的残渣,也远远少于煤炭。炭棒在瑞安的需求每天可达1000吨,目前,王步仕所在的企业每天生产5吨炭棒,一到下午就被排队等候的货车全部运走。据保守估计,他这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厂,今年利润不会低于100万元。
  秸秆还能在生产食用菌、冬笋中发挥作用。用秸秆作基料栽培食用菌,不仅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熟料的下脚料又可返田肥地。目前,该技术在我省庆元、龙泉一带都有使用。另据省有关部门介绍,由于龙糠价格较高,目前有些地方开始采用龙糠和秸秆一比一配制的方法进行冬笋覆盖,效益十分明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