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盛夏到来,拖拉机及其它农业机械使用频繁,农机事故多发。要做到安全行驶,就必须注意山区道路状况和天气特点,做好以下几点:
雨天慢行第一
山区天气变化无常,而且立体气候明显,有“十里不同天”的说法。拖拉机大多行驶在等外级的机耕道上,在雨天里,能见度偏低,视线差,路面湿滑,拖拉机驾驶员一定要减速行驶,与其它车辆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追尾。
在乡镇等人口较多地方行驶时,由于雨天许多村民因为没有带雨具走路较急,穿越道路时往往是低头急跑而轻视远处驶来的车辆;即使带了雨具的行人有时也会被雨具挡住视线;还经常会发生行人、自行车或摩托车突然冲出路口等突发情况,加之农村道路叉路多、路面窄、路况差、弯道多而急,情况复杂,驾驶员一定要集中精力驾驶,做到减速慢行,车速保持在可控制范围内,随时注意行人动态,及时避让和随时准备停车,必要时采取紧急制动。
保持标准胎压
山区路况较差,轮胎与地面摩擦力大,拖拉机轮胎胎压低于标准胎压时,会使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均匀,车辆阻力相应增加,轮胎温度急剧升高,轮胎变软,强度下降,一旦拖拉机在行驶中碰到深坑或尖、硬石块,就可能导致爆胎。而拖拉机轮胎胎压高于标准胎压时,一方面会导致胎面中心加速磨损,受外力冲击时,还容易爆胎;另一方面夏天气温较高,行车过程中轮胎自身温度升高,也易爆胎。为保证安全起见,夏季行车,车辆轮胎一定要按标准气压进行充气。行驶中当胎温过高时,应将车停在阴凉处休息降温,切勿用淋冷水或放气办法降温。
保持良好制动
拖拉机在下长坡、陡坡时,长时间制动,制动零部件会因高温而膨胀变形,甚至导致制动失灵。因此,在经过这些路段时,应低档位行驶,充分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控制好车速,避免频繁、连续使用制动,严禁空挡滑行,最好途中作短时间休息,降低制动零部件温度,使其保持良好的制动效果。
精神状态要好
山区夏季,天气炎热,极易引起人体疲劳、烦躁,导致开车时注意力不集中,尤其到了中午就会有疲倦感,如果在中饭后立即驾驶拖拉机,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有资料表明,生理学家把中午时刻称为危险时段,因此建议拖拉机手在夏季中午最好安排午睡。行车中如感困倦,应及时停车休息,待头脑清醒、消除疲倦后再继续行车。
出门做好检查
山区往往方圆几十里也不一定有车辆维修点,所以出车前一定要做好日常维护和带上常用工具。重点要加强对车辆转向系、制动系、传动系的检查,保证转向轻便,制动性能良好,变速器挡位清晰,换挡自如等。
严格遵守交规
山区路况复杂,驾驶人员切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应时刻提高警惕,做到不超速,不轻易超车,会车时不占对方路面,减速慢行主动礼让。严禁超载。
夜间注意用灯
夜间驾驶拖拉机,行驶速度应比白天低,要控制好车速。同时,应注意并善于运用灯光。出车前要注意检查拖拉机的技术状况,尤其是灯光部分必须齐全有效,最好有备用灯泡。夜间行车,灯光具有照明和信号两方面作用,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马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