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经

这么好的笋为何低价甩卖

  苍南县桥墩镇凤岭村的马蹄笋大量上市的日子就快到了。可村里的马蹄笋种植户们却越来越愁:这些曾经销到日本的山珍美味,今年又要面临低价甩卖的困境。
  马蹄笋是凤岭村的传统农产品。2004年,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动本村和周边5个村总共60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面积约有4200亩。“我们的马蹄笋,连对吃要求高的日本人都说好。”村主任洪珍祥骄傲地说。2004年6月,一位专门做笋生意的日本客商找上门来。村里人只在水里放点盐,清煮了一锅马蹄笋招待他。尝过后,日商赞不绝口。
  1个月之后,日商联合杭州的食品公司,把两吨马蹄笋试销到日本。第二年,他又要了2吨。两年试销,让他看好这种美味在日本的前景,决定在2006年和村里建立长期销售关系。
  可惜,凤岭村马蹄笋真正跨出国门的梦想并没有实现。如果建立销售关系,村里必须在6月至9月,马蹄笋上市季节里每天至少提供4.5吨。按照村里的生产能力,7月中旬到8月这一笋产量最高的时节,平均每天能出产7吨左右,但除此以外的时间,1天只有1至2吨的产量,无法满足日商要求。“村里的种植面积不够。”洪珍祥遗憾地扳着手指算:卖给日商,每公斤马蹄笋25元;现在,村民自己卖,最高每公斤只有14至16元。
  “现在马蹄笋没打开苍南以外的市场,而县里又没有这么大的消费量,只能压价甩卖。”洪珍祥很无奈。
  村民洪致旺说:“现在价格最高,可每天只能挖10多公斤笋,收入100多元。过几天大量成熟时,可能只能卖到每公斤四五元。” (张 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