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农田如车间 村民成“蓝领”

  本报讯 (通讯员 王顺海 王献芳)“我们严格按企业标准种植南瓜,农田好像企业车间,我们也成了农业车间里的工人。”在临海市桃渚镇方山村南瓜种植基地里,基地承包人杨杰军日前自豪地对笔者说。
  在临海,如今像这样背靠农业企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管理的车间式农产品基地已达300多个,10多万农民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蓝领”。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临海市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运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农业生产操作工厂化,使农业由弱势产业变为增收富民的支柱产业。目前,该市已培育了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多家,农产品的商品化处理率达85%以上,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达35%;其中茶叶的精、深加工率达80%。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目前临海市有40%左右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10多万农民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农业工人,农民收入的60%来自农业产业化经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