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畜牧兽医

台州屠宰检疫智能化管理显成效

    【编者按】为切实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解决屠宰生猪产地检疫、产销联防、调入前备案、省际报验、风险监控等全程监管措施难到位的状况,台州市充分运用现代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手段,创新开发了生猪屠宰检疫智能化管理系统,于去年7月开始实施,至今已在全市29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实施,为规范该市屠宰检疫,落实畜产品安全全程监管措施,提高产地检疫率,提高检疫监管效率以及规范检疫和监管档案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其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屠宰检疫智能化管理系统,是现代信息科技和动物防检疫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能实现远程管理、自动预警、统计分析、指令发布等多项功能。该系统操作简单、输入方便,所有的信息输入都采用系统自身设定的下拉式菜单点击选择来完成。台州市实施屠宰检疫智能化管理,主要做法是:
  一、充分准备,夯实基础。一是完善产地检疫申报机制,全面落实了每个乡镇产地检疫责任人员,做到有报必检、有检必严;二是加强了产销联防协作,目前已和吉林、辽宁、河南、山东等7个省33个生猪产地县签订了产销联防协议书,建立产销协作机制;三是全面落实调运管理措施,通过举办培训班、签发法律责任告知书等形式,告知并要求调运户从省外调运生猪必须严格执行产销联防、调入前备案、省际报验等制度;四是完善检疫工作记录,在原检疫记录的基础上,按照智能化管理系统信息采集要求,制定了全市统一格式的检疫记录;五是配备专用设备设施,配齐配足电脑、网络等必需的智能化管理用基础设施;六是加强人员培训,使所有检疫员都会熟练操作。
  二、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共分三个阶段,先是在基础相对较好的黄岩、路桥、温岭三地屠宰场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及时总结经验,召开现场会,进行现场交流。在此基础上,再专门制定了全市智能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从今年开始,在全市所有县(市、区)生猪定点屠宰场全面实施。
  三、建立网络,落实责任。一是建立监管网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在县(市、区)设立了系统管理员、监管员和信息采录员,分别由县级分管检疫负责人、屠宰场检疫负责人和验证检疫员担任;二是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县级系统管理员是本辖区智能化管理工作的总责任人,监管员是区域责任人,信息采录员是本职责范围内屠宰检疫信息采录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四、完善制度,规范操作。一是严格中转生猪分销证制度,对进入屠宰场后再中转的生猪,凭填写详细信息的分销证中转,确保生猪中转后信息的有序衔接;二是严格采集信息签字确认制度,信息采录员每日对采集的信息进行记录,并在记录上签字确认后输入系统;三是严格系统信息核对签字确认制度,系统监管员每日对采录员输入系统的信息,对照检疫记录和档案进行检查核对并签字确认;四是严格网络监控和现场巡查制度,系统管理员和监管员每天至少一次登陆系统进行网络监控巡查,对采录员采录的信息进行监控和管理;县级系统管理员每月至少一次、监管员每日至少一次进行实地巡场,现场核对系统信息与原始档案、证明是否一致,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查处,并做好巡查记录。
  五、明确目标,严格考核。一是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测算进场屠宰生猪持证率、产销联防率、备案率、报验率等主要工作指标,必要时实行定期通报督促制度;二是建立考核机制,市指挥部将智能化管理工作列入对县级指挥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管理考核重要内容,各县(市、区)指挥部也相应将该项工作列入对乡镇(街道)指挥部考核内容,并作为对相关工作人员岗位目标考核和评先条件。 (邰 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