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丽娟/文 通讯员 张健康/摄
编者按:
竹林道是指直接为竹林生产经营服务的生产用道,是竹林生产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近年来,各地逐渐重视竹林道建设,目前,全省已建设林道9000多公里,其中竹林道4500公里。
但总体而言,我省竹林道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林业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观。特别是在年初的冰雪灾害中,不少受灾竹林因道路不通,残竹难以清理,阻碍了灾后重建的进度。
竹林道建设因此引起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强调,林业发展必须切实解决林业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
一个全面建设竹林道的计划正在全省实施。
细算一笔经济账
遂昌县三仁乡十三都村村民吴法清,承包了51亩竹林。在未通竹林道前,他每卖50公斤毛竹,就要支付20元背竹费。当年,他卖了4万公斤毛竹,光背竹费就付了1.6万元;而竹林道建好后,每50公斤毛竹运费只要3元,他卖了4.5万公斤毛竹,运费只要2700元。
竹林道建与不建确实不一样。庆元县算过一笔更详细的账:到去年底,该县已修建竹林道760公里,按每公里辐射受益竹林200亩计,全县共有受益竹林15.2万亩。按每亩每年采伐毛竹28株,每株毛竹降低背运费2元算,全县每年可增收850多万元;按每亩年度挖笋80公斤,每百公斤降低运费20元计,全县可增收243万元;按每年施肥5万亩,每亩施50公斤算,每百公斤可降低成本40元,全县可增收100万元。三项合计,全县可从竹林道建设中获益约1200万元。
据省林业厅测算,每公里竹林道可带动300亩竹林的开发,每亩竹林效益可从300-400元提高到1000元以上,笋用林可达到2000元以上。另外,通过竹林道建设,每50公斤毛竹运输成本平均可从10元减少到3元左右,每公里竹林道年节本增效9000-25000元。
竹农需要竹林道
遂昌县应村乡东源村现有竹林9000余亩,人均10.5亩,竹林总面积和人均面积均居全县首位。据该村党支部书记雷松平介绍,东源村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毛竹及竹制品加工。受今年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全村竹林全部受损,直接经济损失1294.5万元。由于受灾面积大、道路设施薄弱,全村大部分倒伏毛竹无法及时清理。为促进竹林尽快恢复生产,村民决定,今年全村要新建4条竹林道,总长10.5公里。
据调查,当前,我省绝大部分竹林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经营方式,经营水平、经济效益低下。要实现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提高竹林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最大的制约瓶颈是道路问题。
在全省271万低收入人口中,有半数集中在丽水、衢州地区。今年的冰雪灾害,损失最重的就是山区、林区和竹区,而这些地区恰恰是低收入农户集聚地区,林农对林业产业的依赖性更大。从竹产业的发展情况看,丽水、衢州竹林经营水平与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
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说:“要致富先修路,不加快竹林道建设,发展高效竹产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传统落后低效的生产方式也将很难改变。”
一条竹林道牵动干群心
小小竹林道,能够产生大效益。于是,不少竹农自发筹资建起了竹林道。
在浙北的安吉县山川乡毛竹现代示范园区内,有一条杨思岭林道,全长1公里,宽4米,总投资7.48万元,其中工程造价4.46万元,毛竹赔偿2万元,土地征用1.02万元。该林道建设资金就是以北弄村22户受益农户为主筹集的,他们集资的工程款为6.36万元,占总投资的85%,平均每人740元。另外,村委会投资0.57万元,占总投资的7.6%;政府补助0.55万元,占总投资的7.4%。
据当地村民介绍,该林道毛竹林受益面积有580亩,每度(两年)产毛竹72.5万公斤。在公路未修前,毛竹的平均生产成本为每50公斤10元;公路建成后,生产成本降为每50公斤3-4元,共节约成本8.7万元。另外,还可以使毛料、毛笋等副产品的生产成本节约0.8万元,两项合计,每度(两年)可节约生产成本9.5万元。同时,林道建成后,林农培育毛竹的积极性高涨,每亩每度立竹量可增加6支,增收70元,合计增收4.1万元。这样一增一减,相当于让竹农增收了13.6万元,人均增收1582元。村民高兴地说,这造路的钱一度(两年)就可以收回来了,值得!
但竹林道建设毕竟是一项投资大、涉及面广的工程,仅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据调查,目前我省竹林道建设的平均成本是每公里10万元左右,高的要超过20万元。
为此,省委、省政府对竹林道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去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增加投资1000万元,启动建设27个现代竹林示范区。计划通过三年努力,完善配套示范区的基础设施。今年,针对竹林生产恢复急需竹林道建设的实际,省政府又专门安排2500万元资金,用于丽水、衢州两市竹林受灾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12个县(市、区)竹林道建设。近日,省林业厅又专门组织召开了浙江省欠发达重点地区竹林道示范工程建设现场会,对12个重点县(市、区)竹林道建设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各地纷纷行动。龙泉、江山、龙游等地相继制定了竹林道建设的扶持政策。龙泉市今年将筹资1000万元,建设竹林道300公里;江山市今年开始实施“千里林道工程”,每年财政投资400万元,建设竹林道200公里。
两年建设2500公里竹林道
据了解,今明两年内,全省欠发达重点地区将建设2500公里竹林道,其中,示范工程1600公里,受益竹林达到100万亩,20万竹农年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记者手上有份今明两年我省欠发达重点地区竹林带示范工程建设规划表,这份规划表用了整整37页纸,对这2500公里竹林道中的每一条都作了详细规划,直接规划到村。涉及内容包括从县到乡、村的各级单位,人口、竹林面积、竹林产值、已有道路,道路设计起至地点、长度、宽度、路面(沙石、砂石、沙泥路等)、受益面积、受益人口、增加效益,预算资金等,十分详细。
另外,省林业厅还专门制定了一个项目建设时间表,大致分三个阶段:今年6月底前完成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案编制;年底前要完成总工程量的50%;明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工作之所以做得如此细、如此实,正如楼国华所说,竹林道示范工程建设,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一项合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只有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这件惠及百姓的大好事、大实事,才能办好、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