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成为我省首批“平安农机示范市”后,今年,余姚市又将采取五大举措,着力推进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建设。
举措一:村村都设农机协管员。
通过前几年努力,目前,余姚市已建成市级农机安全村89个,省级农机安全村3个,省级农机安全乡镇6个,平安农机示范户652户。今年,该市将再创建2个农机安全乡镇、20个农机安全村,使全市农机安全乡镇和农机安全村分别达到40%以上。为此,除了不断完善市、乡镇和村三级联动的创建领导班子外,该市还要求全市268个行政村,村村都建立农机协管员制度,从组织上保障创建活动有序进行。
举措二:多元化投入,有钱办事。
在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中,该市今年安排创建经费50万元,并要求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以1:1配套,农机安全村建设,也要求各村从村级经济中安排一定资金,为创建工作提供保障,从而使整个平安农机建设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使创建工作在资金上有保障。
举措三:重点投资基础设施,改善农机安全生产环境。在创建过程中,余姚市要求各地合理利用创建经费,对乡村道路基础设施、农机作业环境、安全警示标志等方面作重点资金安排,不断改善农机作业环境和乡村道路交通条件。在全市乡村交通要道、繁华地段、车流量大、人员密集的场所,设置警示、警告、减速带等,有效引导拖拉机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各安全村则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设施,设立农机安全宣传窗、农机停车场,在村道交叉路口设置警示标志、安装减速带,学校、菜市场等场所设置农机安全固定宣传牌和宣传标语,切实提高辖区内乡村道路交通条件和安全保障。
举措四:加强安全宣教,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农机安全宣教中,增加与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面对面的安全教育,安全村积极组织农机手进行面对面的学习与教育,同时利用宣传窗、村刊进行宣传,以扩大教育面和提高教育效果。农机监理人员则定期和不定期到各村、学校、集市、采石场等重点场所进行农机安全宣传教育,采用讲安全课、展宣传图板、放录像片等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进行农机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开展宣传,做到电视上有“影”、广播中有“声”、报纸上有“迹”,为平安农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举措五:加强源头管理,夯实平安农机建设基础。充分发挥与公安交警开展联合执法的工作优势,完善农机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内部建立联合执法目标考核制,完善装备设施,统一着装、持证上岗,通过常年的路面监管,使全市拖拉机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改善,拖拉机驾驶人的违法行为明显减少。在农机牌证管理中,严格执行三个部长令和两个业务规范要求,严把拖拉机上牌入户关和年度检验关,认真落实“谁检验、谁签字、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审批手续有序规范,归档及时正确。此外,进一步加强对外籍拖拉机的管理,在加大现场查处力度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外籍拖拉机登记制度和临时档案,掌握信息动态,有效维护正常有序的道路交通秩序。
(余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