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碧芳 通讯员 姜毅 陈海波 赵 燕
一个普通农民种一年梨,能有多少赚头?宁波洪塘街道青年农民陈海珍的回答是:100多万元。去年她种的500亩梨园,轻松地赚到了这笔钱,还带动周围100余农户种植,户均创收1万多元。在我省,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他们通过开展规模种养、发展来料加工、组建专业合作社等多种方式,走上了致富路。去年我省农民人均收入达8265元。据统计,我省有78.2%的中小企业是由农民自主创办的,农民已成为创业主力军。今年初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又传出了鼓励农民创业的利好消息,更激发了广大农民创业的热情。
投身现代农业田地里刨出“金娃娃”
近日,张海军在流转来的30亩山地里又栽下了一批食用竹,他说,要利用鸡粪来肥竹,把自己的生态养殖场进一步做大。2002年,张海军投资10多万元,在常山天马镇钳口村的一个山坳里创建了常山县山农生态养殖场,去年年销售收入达1100万元。现在,像张海军一样,越来越多的人们投身于现代农业,从田地里刨出了“金娃娃”。
上蔡村位于嵊州市甘霖镇的最西边,环境清幽,新房林立,700余村民在这里安居乐业。村支书说:“是现代农业,让村民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好门路。”上蔡村的致富门路就是规模栽种草莓。目前村里已拥有无公害草莓示范基地200多亩,种植户年平均收入达到六七千元,去年,上蔡村还成立了草莓经济合作社。
2006年初,远程教育在嵊州全市推开,上蔡村设立了站点。村支书有一次在网上浏览农业信息时,发现草莓销路不错,也很适合当地的土质和环境。在村两委会上,他把这一信息告诉了大家,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为了种好草莓,上蔡村还邀请专家用光盘教学、电脑教学、电视教学等方式组织村民学习技术,同时,还安排村里的大学生“村官”帮助上网查找草莓种植的相关信息,及时帮助村民解决在种植中遇到的问题。草莓经济合作社又把种植户联合起来,合力创业,并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有效地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村民袁进喻去年种了2亩草莓,每亩获利2500多元。
为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现代农业领域的创业,我省除了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培训实用技术外,还通过促进农用土地流转、发展农业创业信贷、增强农业科技支撑、加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等举措来引导农民创业。
承接来料加工 农家妇女当上经纪人
在宁海县桃源街道西溪水库移民汤素琴的家里,七八名妇女正在忙碌着穿针引线,客厅俨然成了一个加工车间。“最多的时候有四五十人一起来做。”汤素琴自豪地说。
谈及现在的幸福生活,五年前仍住在山上,为生计犯愁的汤素琴说:“这样的日子以前做梦也想不到。”当初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心里真没底,下山不难,难在下山后的出路怎么找。她说自己当时已40岁,一没文化,二没技术,而家中又有两个孩子要读书,当时真是急得上火。自从接触了来料加工业后,才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由于手巧,做活心细认真,她做的活从没有退货返工的情况,凭着这一点,她很快就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进而成了一名经纪人。现在她已不用到市场去找货源了,凭着良好的口碑,她还和一些外贸公司建立了常年合作关系。
现在,像汤素琴这样从事来料加工,已成为我省农民创业的重要途径。如今年40岁出头的洪芝香是淳安土生土长的农家女。去年,她看中本村紧邻制笔业发达的桐庐县分水镇的区位优势,从分水制笔老板手中引进套笔来料加工业务,并组织村里在家的劳动力100余人进行加工,走上了创业路。由于来料加工门槛低,已越来越成为想创业又缺资金的农民的首选。各地政府也因势利导,安排专项经费,大力培育和扶持来料加工经纪人、专业村、重点企业。
拓展休闲旅游业 青山绿水也生钱
每天傍晚时分,长兴县水口乡金山村的毛草屋农家乐就格外热闹。慕名而来的客人,围着大圆桌,吃着农家菜,饮着农家自酿的米酒,尽情地享受着山村的宁静和安逸。这家农家乐的女主人叫吴建粉,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当她看到村里人通过开办农家乐,赚到了城里人的钱后,她也坐不住了,把自家的房子整修一番,创办了毛草屋农家乐,现在不仅他的丈夫,还有两个在外打工的女儿都回家给她做帮手,一家人把毛草屋做得红红火火。
近年来,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农民依靠当地的自然环境优势,创办起了农家乐等休闲观光业。在我省的临安、安吉等地,不少农民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优势,打出了清凉农家乐的招牌,吸引了许多上海、杭州等地的游客到那里去度假、避暑。在衢州柯城七里乡,关停、填埋了竹料腌塘,告别了土法竹造纸,还七里乡溪美丽的容貌。现在小气候、原生态、农家屋、高山菜成了七里乡农家乐最大的卖点,七里乡的农家乐也越办越红火,如黄土岭自然村,全村共36户农户,就有25户农户从事农家乐经营。七里乡的乡亲们都说,现在这青山绿水能不断地帮他们生钱。
为让农民规范有序地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及措施,如省里出台了农家乐星级评定标准,对评上星级的农家乐经营户(点)给予一定的奖励等等。
通过有序引导,我省农民正纷纷加入到创业队伍中来,有的从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服务业,有的搞起了运输,有的办起了家庭工厂……创业之路正在不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