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农民信箱

弃商办农庄 荒山变果园

金方兴夫妇扎根深山创大业

  近日,磐安县胡宅乡康乐农庄的主人金方兴兴致勃勃地领笔者参观他苦心经营的“花果山”:满山遍野的梨树上挂满喜人的果子,成群结队的土鸡在果林里觅食。老金告诉笔者,尽管今年的雨雪冰冻灾害给果园带来了一定影响,但经过精心管护,2万多株梨树长势良好,丰收在望,预计可达5万多公斤。
  金方兴是东阳市江北西范村人,早年在家种田,后来办起了袜子厂,经营了7年,掘到了“第一桶金”。这时,他萌生了创办农庄、搞农业开发的念头。他认为办农庄,一次投资可以长期收益,比办企业稳当得多。他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的赞同。
  当时正巧有几个胡宅人在当地转包土地种粮,租住在他家,知道金方兴有办农庄的意愿,就告诉他胡宅乡塘田村有一片集体荒山要对外承包,不妨去联系一下。金方兴在当地人地陪同下,第一次走进了大山深处的塘田,看到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淳朴的民情民风,老金动心了。但他没有贸然行动,他深知搞开发农业不能凭一时冲动,必须要有技术支撑。于是,他放下手头生意,自费到浙大农学院学习了一年的果树栽培技术。2003年8月,经多次商谈考察,金方兴与塘田村签订了300亩荒山承包35年的合同,从那时起,夫妻俩就把家安在了深山里。
  金方兴的康乐农庄地处东(阳)磐(安)交界的金竹坞、鸡尾坞,离塘田村有2公里。绿果压枝头,翠谷闻鸡鸣,原本荒凉的山沟沟因他们的开发充满了勃勃生机。
  在金方兴家里,看到书桌上都是《南方早熟梨优质丰产栽培》、《梨树病虫害防治》等科技书籍。据金方兴介绍,目前整个农庄投资达120多万元,他还向信用社贷了10万元,每年光化肥投入就要7万多元,如果再聘请技术专家,开支更大,反正自己有时间,就一边学习一边实践。通过五年的摸索,他已全面掌握了梨树种植管理技术,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果树土专家。
  去年,康乐农庄水果、土鸡、西瓜等收入达到5万多元,5年艰辛开始有了效益,夫妻俩更坚定了信心。金方兴说:“这几年,我的心思都在农庄里,一年到头除了回东阳老家看母亲,出去买点菜,全都生活在这里,毕竟投了这么多资金,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好。我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辛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搞现代农业是创业的好途径。”康乐农庄离省级旅游区浙中大峡谷所在地尖山镇只有10公里,他准备把这里开发成吃、住、游、乐一体的生态农庄,吸引上海等地游客来这里采果、钓鱼、野炊。他算了笔帐,到了果树丰产期,按每棵产25公斤、每公斤1元算,总产也有50万公斤,光水果一项收入就达50万元。
(陈新森)
本栏目刊登创业政策、创业典型、创业点子、创业后援等内容,欢迎投稿。如果你在创业中遇到困难,也请与我们联系。
G
农民创业
加油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