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刨花楠、红豆杉等珍贵树木,将一改“众里寻她千百度”、“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难觅状况,今年我省将启动珍贵树种示范和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及其科技攻关项目。这是日前通过的《浙江省珍贵树种资源发展规划纲要》所表明的。
据了解,由省林业厅编制的这个《纲要》是全国首个通过正式评审的省级珍贵树种规划。《纲要》规划,到2020年我省将发展珍贵树种基地100万亩。
我省地处亚热带,自然条件优越,植物种类丰富,是最适宜发展珍贵树种资源的省份之一。自2006年开始,我省已在建德、龙泉、遂昌、景宁建立了6000多亩花梨木、刨花楠、红豆杉等珍贵树种示范基地。《纲要》规划到2020年,全省发展珍贵树种基地100万亩,其中新建人工林基地30万亩,定向培育60万亩,四旁植树和村庄绿化等600万株,建立珍贵木材储备600万立方米以上,木材储备价值将达300亿元,并增加森林覆盖率0.7个百分点。
木材是世界四大建材之一,又是唯一的可再生资源,特别是珍贵木材资源,材质好、用途广、商业价值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特需的战略资源。近年来,世界木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因我省可利用森林资源少,珍贵树种资源更少,全省1万多家木材加工企业,每年需进口珍贵木材200多万立方米,供求矛盾极为突出。建立林木资源战略储备机制,对加快现代林业发展,促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蒋国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