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周刊

研发资金少困扰全球粮食产业

  有媒体认为,当前的全球粮荒,在很大程度上与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大幅削减农业研发资金有密切关系。
  美国《纽约时报》近日报道称,据总部位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的专家介绍,一种远距离迁飞性水稻害虫褐飞虱在东南亚地区肆虐。这种害虫繁殖能力十分强大,严重威胁水稻生长。对于这种水稻害虫,本来是有办法遏制的,比如研发新的抗虫害水稻品种,但由于研发资金缺乏,使得这项工作严重滞后。
  国际水稻研究所面对的困境也是目前全球农业体系的一个顽疾。过去几十年,由于粮食一度出现过剩,人们粮食忧患意识尽失,尤其是发达国家政府和一些国际机构忽视援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生产力。有数据显示,自1998年至2006年,一些发达国家忙于调整政策应对国内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农业援助款项从60亿美元减少到28亿美元。而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也大幅减少农业贷款。自1970年以来,包括国际水稻研究所在内的很多研究机构的资金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这直接影响到农作物抗病减灾技术的推广及农民耕种技术的更新。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有关专家表示,我国对农业研发的支持力度总体上是在增加,国家也很重视,但技术转化方面做得还不够好。我们在生物技术等方面支持力度很大,但有些生物技术还不能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摘自《环球时报》 孙天仁 王莉/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