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撼动全世界。
灾情就是命令。连日来,我省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全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截至19日16时,我省已累计接收捐赠款物9.349亿元。
9.3亿多元背后,是在浙江大地汹涌迸发的无限爱心和人道情怀,是一曲曲体现浙江精神的大爱之歌。大爱如钱江大潮,奔向四川,奔向灾民。
从省府大院到偏僻小山村,从省领导到普通农民,面对灾难,我们携手共渡。
省府大院内,省领导和老同志在第一时间带头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省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踊跃捐款。
5月12日下午,杭州下城区慈善总会就收到首笔5万元专项地震赈灾款。
5月13日,绍兴县有着35年党龄的村民祁友富向柯岩街道党工委交纳了10万元“特殊党费”,请党组织转交给四川灾区。而很少有人知道,当年唐山大地震,祁友富曾向灾区捐了自己一年的积蓄。
杭州市近江东园社区90高龄的梁肇洲老人背了一个又大又重的麻袋,气喘吁吁地来到社区。“里面都是一些半新的衣服,希望捐给灾区人民。”老人一边说,一边从满是汗渍的贴身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小油布包,一层层翻开来,里面包着的是省吃俭用的1000元。
在省残联下属华强中等职业学校,一场自发的捐款活动无声地举行,上百名聋哑学生的7000多元捐款日前已交至省红十字会。5月18日“全国助残日”那天,苍南400多名残疾人在街头设点募捐,至当晚7时,他们共收到捐款78万多元,这笔款项将在灾区建造一所以苍南命名的希望小学。
省供销社80多岁的退休职工郑风玉身患心血管病多年,目前瘫痪在床。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每天都要通过电视、报纸了解灾情。知道社里在募集捐款,她立刻让女儿带着自己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1000元钱,在第一时间送了过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四川人民有这样大的困难,我们应该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我希望他们尽快从灾难中走出来,坚强、乐观地生活下去。”
截至5月19日上午11点,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省供销社、省残联等单位共向灾区捐款453万余元,捐助价值135万元的羽绒被、衣物及轮椅、拐杖、助行器、座厕椅等。
缙云县农业局84岁的离休老干部刘德凡驻着拐杖,搀扶着老伴,风尘仆仆地从东渡镇石松村赶到局里,为灾区捐款2000元。他说:“我虽然年事已高,但也要尽自己的一份爱心。”
江山市凤林镇白沙村年纪最大的95岁老翁周富根和儿子、媳妇一起来到该村的捐助现场,小心翼翼地拿出10元钱,投入了捐款箱。84岁的老太邱金花因身体不好,平时从不外出,她听说村里晚上有赈灾活动,就叫儿子、媳妇扶她到现场,把自己平时舍不得花的5元钱投进了捐款箱。5岁女孩周莹说要和妈妈一样献爱心,把过春节积存下来的14.7元压岁钱捐了出来,支援灾区小朋友。
德清县雷甸镇漾北村78岁的村民仲阿再含着眼泪,让村干部将他积蓄的500元钱转交给灾区人民。
……
每一元捐款都寄托着浙江人民对灾区人民的深深牵挂,每一份爱心都向灾区人民传递着战胜天灾、重建家园的力量。
(综合本报记者、通讯员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