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版:浙江农机

我省机插早稻面积增长112%

  本报讯 (记者 陈小平)记者从省农机管理局获悉,目前我省早稻机插秧已基本结束,全省早稻机插秧面积达到147911亩,比上年增长112%。
  据了解,今年我省有42个县(市、区)开展了早稻机插秧示范推广,比上年增加3个县;共建立规格化育秧点956个,机插示范点566个,涉及农户1.9万余户,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据分析,推动我省早稻机插秧面积持续快速增长,主要有三大“利器”:
  首先,得益于各级政府对机插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今年春耕备耕以来,除了省政府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外,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给予扶持,有的地方还将水稻机插面积任务列入粮食生产目标考核责任制。各级农机部门也加强了服务和管理,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上门指导等方式,大力推进水稻机插。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农机部门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49期,受训人员6600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万余份;组织现场演示108场(次),有力地推动了我省早稻机插秧面积的落实和增长。
  其次,得益于对农民购机的大力扶持。今年,我省加大了对农民购机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对重点推广的插秧机等,有的地方各级补助额度甚至达到80%以上,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购机的热情。据省农机局统计,今年早稻生产期间,我省共投入插秧机1170台、播种流水线62条、秧盘409万只,其中,有630台插秧机是今年新增的。农机装备的大幅度改善,也为早稻机插秧面积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省早稻机插秧面积的快速增长,还得益于我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截至去年年底,我省已发展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196家。许多地方都把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作为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的重要抓手,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大力扶持,鼓励他们开展代耕、代育、代插等“一条龙”机插作业服务,大大提高了种粮农户采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积极性。今年,又有不少地方新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并在今年的早稻机插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不少地方,农机合作社已成为早稻机插的主力军,承担了当地绝大部分早稻机插秧任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