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人物写真

她让设施栽培“开花结果”

——记嘉善县农经局经作站原站长俞珍

  •   通讯员 孙 羡
      嘉善的农业设施栽培规模和水平如今走在全省前列,成片的大棚里,姹紫嫣红的鲜花、鲜嫩的菌菇、喷香的瓜果、时鲜的蔬菜等,都成了农民的“摇钱树”。每当谈及这一切,嘉善县的不少农民都会心怀感激地说到一位农技干部,她就是县农经局经作站原站长俞珍。
      1991年,俞珍发现有少数农民在试种番茄,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入。这“星星之火”触动了俞珍,她主动向领导请缨,建议成立经作站,对农民种植经济作物进行指导、推广。此前近30年的时间里,俞珍一直从事粮油作物的技术推广,而指导、推广经济作物的种植对她而言完全是一个新领域。是什么原因让她主动选择挑战呢?按照俞珍的话来说就是:作为一名农技人员,我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一定要帮助农民致富。
      走马上任经作站站长后,俞珍忙着跑农科院,
      参加各种技术、产品交流会,引进适
      合本地种植的经济作物种子,
      引进各种设施栽培技术。
      她在试验农场里设立了
      5亩田的设施栽培示
      范点,种起了草莓、
      西瓜等,并首次把
      农民使用的毛竹
      大棚改良成了钢
      管大棚。利用丈
      夫在省农科院
      工作的便利,每次回杭州的家,她都抓紧机会找省农科院的专家探讨、学习技术。
      1995年,俞珍向嘉善县有关领导提出了推广农业设施栽培,实施“万亩亿元工程”的想法,即确定1万亩面积,利用三年时间,采用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轮作的方式,使亩产值达到1万元。随后,该县成立了由俞珍任第一主持人的“万亩亿元工程”攻关小组,探索推广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轮作技术。带着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决心,俞珍一头扎进了这一工程中,她带领攻关小组全体人员进行总体设计、设立示范点、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开展技术指导、举办培训班等。他们引进推广的大棚甜瓜,当年亩收入就达到8000多元。但创业致富从来鲜有一帆风顺的,接踵而至的病虫害却让求富心切的农民措手不及,种植户发现甜瓜的果子和叶片上出现了褐色的“麻斑”,甜瓜的品质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俞珍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向省农科院求助,可这是一种新型病症,农科院暂时也没有良策。面对困难,俞珍决定自己攻关。经过长达两年的研究试验,她带领的攻关小组终于治住了这一病症,使得甜瓜的外貌又恢复了“娇艳”。此后,嘉善的甜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02年,全县大棚甜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近万亩。
      干窑镇范泾村村民陈根其现在已是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他在上海、江苏等地都建有农业设施基地,仅去年就有近200万元的收入。说起自己发家致富的经历,陈根其对俞珍等一班人的科技带动作用感受颇深。1993年,嘉善县首次引进草莓种植时,俞珍几乎天天到田头查看草莓生长情况,总结记录草莓种植的各项技术。碰上难题,就把省农科院的专家请到田头“把脉”。也是在那时,陈根其跟着学习技术,知道了娇贵的草莓与其他作物的不
      同,它需要干燥的土壤,也逐步掌握了它的
      一些“大病小痛”的治理方法。经过两年
      的探索实践,到1995年时,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大幅提高,最高亩收入达到4万多元。到1999年,“万亩亿元工程”结束时,已掌握了丰富经验的陈根其底气十足,最多时他的种植基地达到650亩。
      在推广农业设施栽培技术的那些日子里,作为主要技术人员,每当作物出现新的病虫害,俞珍总是冲在最前面,而那时她已50多岁了。由于大棚内外温差很大,经常在大棚里钻进钻出,有一段时间,俞珍反复感冒,咳嗽几乎止不住,但她从来没有想到过要退缩。
      为了促进全县经济作物发展,俞珍把“四新”先进实用技术(新品种、新制剂、新材料、新技术)的引进作为工作重点,通过不断的试验、摸索和大面积生产实践,在全县形成了番茄、茄子、瓠瓜、厚皮甜瓜、小型西瓜、草莓等大棚生产主栽作物,确立了一批当家新品种,大棚蔬菜栽培技术也由原来的大棚春季提早栽培,发展到后来的大棚越冬栽培、大棚越夏栽培、大棚秋延后栽培、大棚秋冬栽培等。大棚多功能膜多层覆盖越冬栽培、大棚熏喷结合病虫害防治、西瓜嫁接栽培等技术都处在省内前列。大棚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技术,高保温膜、熏虫灵等100多种菜、瓜生产新技术、新材料、新制剂也在嘉善得到大面积推广,使嘉善的菜、瓜产品形成了上市早、质量优、品种多、产量高、残留低的市场竞争优势。
      1998年,“万亩亿元工程”顺利完成,这标志着1995年起的3年中嘉善县设施栽培面积已增加了1万亩,为农民增加了上亿元的收入。那一年,把所有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嘉善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俞珍终于也安心地退休了。
      辛勤的付出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俞珍先后获得农业部科技推广三等奖、省星火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荣誉,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农民们说,俞珍给他们送去的不只是技术和品种,更是一种观念的更新。
    浙江现代农业开拓者
    22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