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夜宿农家谋增收

  本报通讯员 何刚国“你们村有多少党员,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有哪些?村里有几户低收入家庭?”日前,衢州市衢江区农业局局长江永华带领两名农技人员来到挂钩帮扶的莲花镇赵庄村,向村会计了解村情民情。
  莲花镇赵庄是一个典型的田区小村,农民种养属传统的粮猪二元结构,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走出村会计家,农技人员直奔田畈,许多村民在农田里辛勤劳作。农技人员走到一位刨地的老农跟前:“准备种点什么?”“想试种点甜瓜。”“好主意,但甜瓜病虫害多,要科学预防。我们是区农业局的,如果有技术上的问题,你可以和我们联系;销售有困难,我们可以帮你在农民信箱上发布信息。”
  闻讯农技人员来到,全国种粮大户毛金岳赶了过来。“江局长,你们上我家吃了晚饭再走?”“不仅要在村里吃饭,还要在你们家住上几天呢!”
  物候催人早,农家忙春耕。农民白天要下地干活,农技干部就利用晚上时间走访村民,召集党员座谈。“大家对调整结构、发展生产有什么建议和想法,随便谈。”江永华话音刚落,村民便争相发言。有人提出目前生猪行情好,应多养猪;有人提议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草莓、甜瓜、榨菜;有人提出继续大力组织劳务输出等。听了村民的发言后,江永华掰着指头和大家一起算账:现阶段出售一头45—50公斤的中猪一般为1000元左右,能获利500元以上,但不可能永远有这个行情,所以生猪今年可以适当扩养,但不能太盲目。随着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强壮劳动力缺乏,农药价格持续上涨,水稻病虫抗药性不断增强,加大了病虫防治难度和费用,我们要组建种粮专业合作社,推行水稻统防统治,每亩可节本增效30元以上……“江局长偏心,给赵庄开小灶,得上我们村传经送宝,为农民增收支招。”第二天傍晚,隔壁的梨头山村党支部书记吴金有、东湖村干部杨红卫来到了农技人员驻地“埋怨”开了。区农技干部解释说:“我们这次4天蹲点驻村赵庄,想通过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诚心实意访民情,共同编制出一个赵庄村群众脱贫致富工程五年规划。有机会也上你们村蹲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