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这不是惜售的错

  龙龙
  编罢《千亩白菜为啥烂地里》(刊本期第1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前不时浮现出数千吨大白菜堆积的一座垃圾山,农民心疼,我们也心疼。
  千亩白菜为啥烂地里?年初一场50年一遇的严重雪灾,各地蔬菜货紧价俏,大白菜不正巧赶上了销售的黄金时机?将烂菜事件归咎于惜售心理,把板子打在农民兄弟身上,不仅偏面、武断,也有失公允。
  何谓惜售?农民辛辛苦苦种了粮棉果蔬,养了猪羊鸡鸭,谁不想卖个好价钿?待价而沽,也是经商的成功之道。该出手时不出手,把产品积压在自己手头,致使由畅销转滞销,乃至一钱不值,那才叫惜售。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农产品因其鲜活性而具有“过时不候”的特征,它的销售还受到天气、交通、市场等诸多因素的严重制约。要捕捉和把握最佳销售时机,难度不会比股票买卖小多少。涉农部门真心实意为农服务,就应该综合分析天时地利等各种因素,及时、准确地作出预测、预报和预警,帮助农民兄弟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增加收益、减少损失。
  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和流通犹如双腿,协调方能稳步前进,如果继续一条腿长、另一条腿短,那么,类似千亩白菜烂地里的伤心事乃是不可避免的。要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推广订单农业、培育经纪人队伍、普及农民信箱等多种途径,促进农业信息化、市场化,加快物流和信息流建设,确保农产品货畅其流,物有所值。
  数千吨大白菜是一笔不小的“学费”,它再一次告诫我们:要写好为农服务这篇大文章,还要动不少脑筋,花很大功夫。
大地絮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