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4月7-11日,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在龙泉市八都镇白水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蹲点调研。期间,楼国华进村入户、上山下地,听民声、集民智、送技术、送温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深受山区农民欢迎。今天,本报将楼国华蹲点时的部分片断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一
4月7日,楼国华轻车简从来到白水村,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蹲点调研。
白水村是龙泉市的一个偏僻小山村,距市区有32公里。林业是该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楼国华不顾旅途劳累,一到便开始走访农家。每到一处,楼国华就向群众了解家庭人口、山林面积、收入来源及存在困难等情况。在白水村际根自然村的毛竹山上,楼国华与村民李元良、李三犬等人聊起了家常:“春笋卖多少钱一斤?你们家承包了多少亩毛竹山?”村民们说:“近年来,市里把毛竹作为农业主导产业来抓,市里、镇里还派干部来指导我们科学种毛竹,毛竹的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高。”当村民反映,今年冰冻灾害给一些受损毛竹售价带来影响时,楼国华表示,将尽量想办法解决这些困难。
在村民季水菊的黑木耳地里,楼国华向季水菊详细了解了栽培黑木耳的经济效益。晚饭后,楼国华还慰问了困难农户周根生一家。
二
4月8日上午,在白水村两委会议室,楼国华召集市林业部门、八都镇负责人和白水村两委干部参加座谈会,听取林业发展和雨雪冰冻灾情汇报,了解基层群众对林业生产的意见和要求。“厅长,我有个想法,毛竹是我们致富的主要产业,但毛竹抗自然风险的能力不是很高,比如今年的冰冻灾害,农民的损失就很大。如果有了保险,那损失就可以减少。不知道省厅对此是否有考虑?”白水村党支部书记季长水率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你这个提法很好,林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确实比较大,如何规避自然风险,也是我们正在研究考虑的问题。具体的政策方案正在与相关部门研究,争取今年能够出台。”楼国华认真地回答。
看到厅长如此平易近人,参加座谈会的村民不再拘谨,纷纷就林业生产畅谈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我岳母家屋后有一棵老树,根部烂掉了。遇上台风天气,很不安全。”村民周三长说。会后,楼国华到实地进行了察看,发现这棵南酸枣的根部确实烂了一部分。“砍掉蛮可惜的。要不,我给你找个专家防治一下,如果对房子确实有影响,也可以到林业部门申请采伐。”看到厅长对这种小事都如此关心,周三长和他的岳母李吉群显得非常激动。
下午,楼国华请来了浙江林学院教授、毛竹专家、龙泉市长助理金爱武,到际坑自然村名为排竹湾的山片传授技术。这里是白水村毛竹的重灾区之一。村民们听说有专家到村里来传授技术,纷纷自发跟来。在山上,楼国华说:“虽然今年发生了冰冻灾害,但人的精神不能垮,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技术,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夺回来。今天我特意把专家请来现场,给大家作灾后生产技术辅导。”
当天,楼国华还来到困难群众家中访贫问苦,勉励他们振作起来,逐步走出困境。
三
4月9日,楼国华召集白水村党员、村民代表开会,实地察看了枫锦村毛竹示范点、双枪竹业公司、八都镇林业工作站。
针对白水村群众普遍反映的灾后恢复林业生产缺乏化肥,竹林机耕路建设缺乏资金等问题,楼国华表示,省里将在资金上给予适当支持。同时,楼国华指出,大家要转变林业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林地生产潜力,增强林农致富能力。竹产业方面,要通过加强竹林的灌水设施建设,提高鞭笋、冬笋的产量,进一步提高林农的经济效益。红豆杉、花梨木等珍贵林木和油茶等经济林的效益比普通用材林高,发展前景看好。
在双枪竹业公司,楼国华得知双枪公司已批量收购破损毛竹,并对其分类加工时,对他们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企业尽量优惠收购灾后破损毛竹,降低受灾林农的经济损失。
在白水村党员、村民代表会议上,与会党员、村民代表一致要求楼国华成为白水村的荣誉村民。楼国华高兴地答应了大家的要求。
(祝健 叶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