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2008’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专家们对今年对虾出口形势表示不乐观,并预测对美国的对虾出口量将大幅减少。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禾介绍说,反倾销制约着我国大部分企业不能进入美国这个对虾消费份额最大的市场。加上去年美国经济不景气,对虾出口首次下降,比2006年下降3%,可以预测今年美国市场会持续低迷。同时,欧盟及日本市场也不会出现大的增长。人民币升值、人力成本提高、能源紧张等因素的影响,使今年的国际经济、贸易形势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水产品出口仍处于困境之中。
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副秘书长吴湘生,也不看好今年的对美出口。“2007年,中国出口美国的虾产品为5.4万吨左右,比2006年的6.68万吨下降20%;出口金额约2.6亿美元,比2006年的3.3亿美元下降21.2%。”吴湘生说,“今年形势更为严峻,估计虾产品出口美国数量将减少1万吨以上,只有4.4-4.5万吨左右。”
出口形势不乐观,将影响对虾价格行情。崔禾预测,养殖对虾产量在未来几年,增长速度将放缓。“我国国内消费市场增长势头缓慢,供过于求,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价格上扬希望不大。”
吴湘生分析说,这次南方冰冻灾害,给今年的对虾市场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罗非鱼遭遇灭顶之灾后,那些生产加工罗非鱼的生产线、收购罗非鱼的资金,很可能瞄准“短、平、快”且市场面大的对虾产品,与原来的对虾经营者抢饭碗。当更多人去抢虾时,会误导更多的人去养虾。在出口不顺畅时,这不是件好事。
据介绍,2006年,中国虾类产品总产量达到98.1万吨,去年超过百万吨,全球第一,但国际市场份额始终达不到第一。2007年1-11月,泰国以17.33万吨的对美出口量,占美国进口虾市场份额34.14%。中国则从2006年的第二名下降到第四名,只占美国市场份额8.35%,下降幅度达26%;同期中国对美出口对虾平均单价只有4858美元/吨,而越南为11725美元/吨,比中国高出1.4倍。
(庹朝均)